170 一七〇·【第三个世界·西洲曲】·68^^……(2 / 3)

狼的话,也只能到那时候再另做打算。

盛侍郎将自己目光中的一丝寒意很好地隐藏了起来。

“折梅贤侄女……”他最后郑重其事地唤了一声。

伴以一声沉沉的叹息。

“……老夫,等着你的决定。”他最后道。

……

谢琇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很多种选择。

“纪折梅”只是一介孤女,若不是来中京投奔未婚夫,未婚夫家中有情有义、发达了也还忠实于那桩娃娃亲,未婚夫本人又恰好年轻有为、是云川卫指挥使的话,其实以她本人的设定来说,压根不可能挤进中京城的上层圈子,就更不可能还协助云川卫办案、又见过长宜公主,进过公主府了。

如今未婚夫蒙难,假若她一点都不肯设法的话,不但立刻崩了人设,而且也不符合她本人的心意。

谢琇自己也很想帮一帮盛应弦。

而且,假如她执意不肯拿出那卷“长安绘卷”的话,万一永徽帝就想要它,而盛家交不出,到时候皇帝会不会雷霆震怒?而龙颜震怒之后,会不会直接把账算在盛应弦的头上?……

谢琇想了想,觉得以自己目前的人脉,除了老老实实交出“长安绘卷”之外,也没有其它的好方法。

长宜公主还算是她的半个情敌,就算长宜公主念着自己曾经对盛指挥使的那点仰慕,愿意替他在父皇面前说说情,谢琇也不敢真的让长宜公主插手。

……她可没忘长宜公主身上还背着很重的盗印贼嫌疑呢!而没有长宜公主盗印这么一出的话,盛应弦根本就不会被连累下狱!

左思右想之下,谢琇熬了一夜没有合眼,次日清晨熬得双眼通红,眼下黑影浓重。

她翻箱倒柜找出了那轴古卷,盛在一只不怎么起眼的老旧木匣里。她索性连同那只木匣一起,抱在怀里,去了前院的盛侍郎书房。

盛侍郎正要去吏部衙门上值,书房里还有他的两个幕僚,不知道正在和他商议些什么。

见到门外来了六郎未来的新妇,那两个幕僚倒是很有眼力地极速告退了,只留下盛侍郎还端坐在那张桌案前。

还没等盛侍郎有所动作,谢琇就径直走进了书房,然后一言不发地隔着桌子,将怀里紧抱着的那只木匣,端端正正地摆在盛侍郎面前的桌面上。

“这就是‘长安绘卷’。”她的声调毫无起伏地说道。

“如伯父所愿,我现下就将它交给您了。但愿它真能让皇上改变心意,尽早释放六郎回家。”

盛侍郎:!

他立刻向前欠身,目光灼灼地望向那只匣子。

木匣的表面已经布满磨痕、划痕、磕碰伤,也有些褪色了,看起来似是很有一点年头的样子。

盛侍郎抖着手,慢慢地打开那只匣子。

里面放着一个表面泛黄的卷轴。

他小心翼翼地将之取出,又更仔细地一点点把它展开。

泛黄的画卷就徐徐展现在他的眼前。

背景是风景山水,隐约可见山间景物,瑶台殿阁,都掩映在树影天光之中。景致前方,隔一段距离就绘着一位或多位衣袂飘飘的神仙,仙人们姿态各自不同,依山傍水,凭栏远眺,借着背景中的景致或独自伫立、或三五成群,下方的一点留白上,密密麻麻写着小字。

盛侍郎凑近去看,随意挑了一段,正是画卷正中画的那一组仙人,下方小字写的是“蜀之八仙”。

“首容成公、隐于鸿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

他一字一字认真地辨认着,又低声喃喃地念出来。

但念到第四位仙人时,他忽而停了下来,仿佛意识到什么似的,抬起头来。

果然,那位交出古卷的纪小娘子,还站在他的桌案之前。

他感到一阵尴尬,仿佛因为眼下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夺人所爱而面皮发紧;而拿到了她父亲留下的宝贵遗物之后,他又因为自己对古书古卷的嗜好而一时忘了形,就在这里当场辨识起古卷上的内容来,而这种情形,还被这位不惜拿出古卷以救未婚夫的年轻姑娘看个正着,令他感到脸上一阵发热。

“……这是《蜀记》中的记载。”他端正了一下神情,向她介绍道。

那位年轻姑娘颦着眉,似是有些不解。

“侄女不懂……只凭这些文字,就能看得出什么……呃,强身健体之术吗?”她问道。

盛侍郎也有点讪讪的,因为他刚好捡了这么一段完全跟道家秘术不相关的部分来读,此时被纪小娘子的问话噎得有点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