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人口流失(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898 字 9个月前

重视。

这封折子所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两个府县的问题,而是工业和农业冲突的问题!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因为其他地方,工商业发展本来就比较一般,而且农业发展也是有局限,所以工商业的发展,刚好还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

但是在江南,这个地方却是极为的特殊,首先这个地方是华夏地区最为重要的粮仓,哪怕是最近这些年湖广的开发非常迅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依旧无法和江南相提并论。

同时,江南那边依托上海,工商业发展的极为迅速,而且规模非常的庞大!

这些工业里,纺织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而纺织业是需要原料的,蚕茧以及棉花就是最为重要的原料。

为了获得更多的蚕茧,同时竞争也比较大的情况下,商人们提高价格收购,推到蚕茧价格后,农民们就会种植更多的桑树养蚕,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同时,棉花种植也是同样的模式。

而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缩小粮食的种植规模,最后导致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减少。

江南作为大乾最为重要的粮仓,这粮食开始减产的话,所造成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而且是恶劣的。

这赚再多的钱,但是没有粮食,又有屁用啊!

但是,工商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能停下来,要不然的话,谈何展开工业革命啊。

楚行对此感到有些头痛,农业和工业之间对人口以及土地的争夺,已经是开始出现了,而且是在最为重要的江南地区出现的。

这事如果处理的不好,那么以后肯定是会出现大麻烦的!

要么是工业发展不起来,要么是粮食大减产,而这两个,楚行都不愿意看到。

最后,楚行召集了群臣,商讨该如何解决工业和工业的冲突!

要知道,如今虽然只是在江南地区爆发出来了,但实际上,这种问题广泛存在于全天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区域,比如说珠三角地区同样如此。

珠三角地区,如今可是南方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同时工商业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冲突,同样是有,而且不少。

只不过没有江南这边这么严重而已。

在值房会议上,众多大臣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是被提了出来!

而楚行一如既往的只听不说,等到会议讨论的差不多了,楚行才是敲定了最后的决定,既然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工业和工业之间的土地和人口的争夺,那么就进行分散。

这个分散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包括粮食产量的分散,也就是以后不能过于依赖江南的粮食产量,比如加大大乾其他地区,尤其是湖广地区的粮食产量,同时要开发其他适合产量的地区,让大乾用于更多的粮仓,避免对江南粮仓的依赖程度。

其次,则是工业的分散,虽然说因为成本等缘故,企业们总是喜欢扎堆在一起,上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是后续大乾方面将会打算扶持其他地区也发展工业,比如说天津,天津地区附近有着煤炭资源,而且地形平坦,近海,同时也是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适合发展工业。

又比如说其他几个地方,比如长江沿岸地区的其他城市,依托长江,也是能够发展工业的。

最后,则是人口的分散,这个人口的分散,是说在工业区招募工人的时候,不能把眼光盯着本地依旧附近地区的人口,这样不但会因为争夺劳动力而导致用工成本推高,更是会导致当地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工厂,继而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多少。

所以,鼓励企业从人多地少的地方招募工人,或者是直接到人多地少的地方就地开设劳动力密集的工厂,实际上,很多地区的企业都是渴望着有企业进驻开办工厂的,可惜大多时候人家企业不愿意来。

为此,大乾将会进行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备逐步取消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区的大幅度财政补贴,优惠政策。

这些地方的优势已经是足够大了,不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以及政策,都能够自行发展的很好。

相反,其他地方因为自身吸引力不足,反而是更加需要来自省道以及中央的政策扶持。

这一系列的分散政策,是用来缓解上海、广州这种比较奠定的农业和工业都比较发展,进而造成重大冲突的压力。

要知道,大乾人口超过一亿五千万,而且大部分人口都是没能达到温饱水平呢,现阶段的工厂所需要的工人,对于庞大的大乾人口而言,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