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向大王靠拢(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642 字 9个月前

果。

在大乾,是不可能出现罪犯犯罪弄来海量的财富,罪犯被抓了后,还指望着家人能够保住这些非法所得继续享受富贵生活这种事的。

这一次,连流放都是没有多少,更不要说什么判有期徒刑坐牢了,为了达到威震百官的效果,楚行亲自指示:从严处理。

这个从严处理的意思,那基本上就是罪加一等,务必要做到能灭族就灭族,能杀就杀,绝不放过。

同时还要牢记斩草除根这个原则!

华夏的人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传统,而且还有父母之仇大于天的传统。

无数话本小说里都写过:某个权贵被干掉了后,他的儿子啊孙子什么的侥幸活了下去,然后隐姓埋名苦练神功,长大后以一身神功后杀掉仇人,报仇雪恨!

楚行可不愿意以后,不知道从冒出来一个仇人的儿子或者女儿什么的给自己来一枪。

所以,直接灭族,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这两百多名罪官的抓捕和处理,这只是开始而已!

申济芳变的非常忙碌,这倒不是说他忙着办案什么的,实际上他对办案这种事一点都不懂,他在反贪局干的最多的事,其实就是整顿内部,然后分配任务,至于属下具体怎么办案,其实他并不怎么干涉,嗯,也不懂的怎么干涉。

反正他只需要属下把名单上的官员给干掉,其他的他不管!

而他的名单,部分重量级目标是大王口述交代的,而中低级官员,则是根据大王圈定的范围,然后他自己又是制定范围圈出来的。

对于那些中低级官员,具体抓谁,不抓谁,其实大王不管,甚至对那些高级官员的调查抓捕工作,大王也是不怎么管。

他只是对申济芳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威慑性,第二则是不能影响到大乾各机构的运转。

剩下的随便他怎么折腾!

所以申济芳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那份厚厚一大堆的名单,然后不断的从中圈出来适合的目标,再把目标分配下去,让下属办理。

对于反贪一事,大王看似给他极大的权力,但实际上申济芳很清楚,自己就是大王的一把刀,还是明面上的刀。

大王让他砍谁,他就只能砍谁。

楚行看似没有亲自制定详细的诸多目标,但是亲自给出的几个重要官员名字,通过对这几个官员的分析,那么就可以知道大王的目标是什么了。

都不用说,申济芳就是把亲自制定了‘没有升迁希望、贪腐数额巨大、影响恶劣、政治觉悟不够高、不能影响大乾行政机构运转……’等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的标准,那么就可能成为他的目标,如果是同时符合两条以上,基本就会成为目标了。

如果是符合三条,基本就是个死人了。

而即便是这样,其实也会有太多的目标,而申济芳要做的工作就是选定适合的目标,而抓捕的人一多,也是逐渐出现了来求情,托关系的人。

对于这些人,申济芳也会进行分析,然后报告给大王,这种报告里,往往会有类似的关键词:结党,朋党等……

然后,这些人基本上也别指望能够保住性命了!

反贪局选定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贪腐数额比较的,影响比较恶劣的官员,而这样的官员还有人为他们求情?

不用多问,直接杀了求情的人即可,蛇鼠一窝,多杀几个也不碍事。

这个时候,楚行选用申济芳担任反贪局局长的目的也是显露了出来,申济芳是什么人?他是翰林出身,担任楚行随行军机足足七年之久。

正儿八经的帝党,大王的心腹!

所以,哪怕他对调查案件之类的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和其他官员一样,在官场上有太多的复杂关系,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孤臣。

楚行就是他的金大腿,紧急抱着楚行这条超级大金腿,他根本就不需要对其他官员,哪怕是值房值班大臣们客气。

江北案后,在申济芳的主持下,又是陆续传来了皖北案,然后是山东案,申济芳派出的巡视组每到一个地方,就是杀到一个地方。

当然了,在金陵城里更是动荡不已!

督察院反贪局先是内部肃清,然后又是针对督察院内部进行肃清,再是法院和法务部、巡警部,然后是延伸到各省的督察院、法院、巡警等机构。

这是寇烈亲自主导的肃清作战,为了保证全国范围内的反贪腐作战成功,楚行要求寇烈先保证司法系统的纯洁性,虽然这对寇烈来说,可能是自断手臂的行为,但是大王亲自交代,寇烈那是半点反对的话也不敢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