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豪气广告(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723 字 10个月前

的那点蝇头小利,所以他可以毫无负担的在官场中一门心思为了政绩而努力。

你可以指责赵进其他什么问题,但是唯独不能指控他贪污受贿。

黄思怡虽然很不齿赵进的为人,觉得这个人兼职就是读书人群体,士绅阶层里的毒瘤,但是却也是不得不佩服,人家这官当的,那是让别人一点把柄都抓不到。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入仕以后,也能够和赵进那样,根本就不用为了金钱而发愁,可以毫无负担的为官,一心博取政绩。

他也希望自家的儿子可以对那些指控他贪污受贿的人说:钱,我们黄家有的是,犯不着去贪污!

不为钱当官,这是他对自家儿子的期望!

那么为什么而当官,自然是为了地位!

在数千年历史里,华夏的官本位思想都是非常的浓厚,在大乾王朝也同样不例外,人们心目中最体面,社会地位最高的,永远都是官员。

一个士绅家族想要屹立百年不到并且持续保持繁荣昌盛,没有嫡系子弟入仕为官,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为家族博取社会地位,那是他儿子的事,而他自己嘛,则是要为自家儿子解决后顾之忧!

而现在看来,其实黄思怡已经是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自从数年前他以家族嫡长子,同时也是黄家百年来第一个举人的身份,力争家族的瓷器生意迈入机械生产的时代以来,他们黄家的财富就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虽然说黄家崛起没多久,就有其他瓷器商人迅速跟进,也是购入机器设备建立新型的机制瓷器工厂,但是凭借着先发优势,黄家的瓷器生意还是做的相当不错。

这些年,他们黄家的黄氏瓷器公司,已经是成为了两广地区最大的中低端瓷器供应商,当然了,即便是最大的中低端瓷器供应商,但实际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大,因为瓷器的生产商实在是太多了,小小一个广州府里头,就有大小瓷器工厂、作坊上百家。

谁让广州是大乾王朝对南洋乃至对欧洲贸易的最重要通商港口呢,海外市场对瓷器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所以从事瓷器行业的人自然也是非常多。

可惜的是,黄家生产的机制瓷器,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而且主打的还是廉价的低端市场,连中端市场的竞争力都不是很大,所以出口贸易这事和黄家瓷器公司没啥关系。

人家海外贸易公司,花费重资组织货物和船队前往海外,自然是需要带上竞争力大,同时也是高附加值的货物,即便不是高端瓷器,最差也得是中端瓷器,要不然的话,卖不出超高价来,对这些海外贸易公司而言就是亏大了。

去年,黄家瓷器公司在黄思怡的领导下,不再满足于两广市场,开始杀入国内其他地区的瓷器市场,和国内众多的瓷器公司乃至传统的瓷器手工作坊进行厮杀,可惜他们主要主要做的是低端的瓷器,以前的工厂都是在广州,加上运输成本后,在两广以及邻近的江西南部,福建南部等地区还算是有点竞争力。

但是距离一远,运输成本一上来后,这价格就是拼不过其他人了。

毕竟这几年过去了,黄家虽然吃了第一只螃蟹,但是大家都不傻,其他的瓷器商人也都是迅速跟进采用机械生产了。

大家的生产成本都降低了,虽然说黄家的技术更好一些,经验黄家丰富一些,生产成本稍微少了那么一点,但是你运输成本上来了,价格上自然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所以,黄思怡才会跑到上海来,不单单是要成立分公司,还要在上海设立分厂,抵消运输成本上的劣势,然后再以他们黄家多年来的机械生产瓷器所积累的丰厚经验,继续拉低价格,彻底撬开江南这个超级大市场!

黄思怡是抱着野心来的,而且到上海开设分公司以及分厂,关系着超过二十万两银子的战略投资,自然是非常谨慎,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商业市场,同时也是重点关注着大乾的政策走向。

表面上看,商律改版这种事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是商律所影响的将会是所有工商业的大环境,他身为一个大商人,自然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不过看过之后,也是看不出来什么东西,因为大乾周刊上只是披露第三版商律即将正式施行的消息,然后说的都是一些场面话,并没有太多细节上的东西,而细节上的东西,往往会是后续的一系列专项法律的变动。

虽然没有看出来什么细节上的东西,但是黄思怡依旧可以感觉到,这个第三版商律颁发之后,恐怕会对国内的工商业发展造成进一步的刺激,以在法律层面上彻底推动工业化进程。

随后,他一边走进附近大楼,慢慢走上三楼,那是他的分公司所在,上楼梯的时候,他也是翻看了很多页的周刊,不过大多东西他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