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又闻投诚(2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613 字 10个月前

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凭什么大家都是一起打仗,你吃的就好比老子好?天天白米饭管饱还吃肉,老子连粗粮都吃不饱?

当然了,这种区别待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们这些卫所兵纵然心有不甘,但是谁让自家战斗力不如火枪军,这对抗伪乾贼军得依靠这些火枪军。

平日和伪乾贼军打仗的时候,也是以火枪军为主,他们这些卫所兵一般都是在后方护送辎重补给,协助防守城池的。

这种任务自然是没有多少性命之忧,所以虽然待遇远不如火枪军,但是他们也忍了。

然而这一次伪乾贼军大举来攻,邵武城内的主将,孙传庭麾下副将周启盛和几个心腹商议守城策略时,认为贼军来势汹汹,不可力凭,应当先是卫所兵充当炮灰,消耗贼军兵力,弹药等,然后再用火枪军充当核心进行防守。

偏偏这商议刚好被外头的一个低阶武将听到了,然后就是告知了他的顶头上司,卫指挥使吴秀林。

得知上头竟然是打算让他们这些卫所兵当炮灰,用来消耗贼军的兵力和弹药后,吴秀林那里还忍得住啊,他可不想成为炮灰白白送死。

这个时候,刚好大乾大都督府军情司的探子在城内刺探情报,并试图策反城内的明军,他们和吴秀林一个是郎有情,一个是妾有意,所以双方很快就是勾搭上了!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被孙传庭认为可以防守许久的邵武府,竟然是几天都没有守住,就是被大乾救民军陆军给攻打了下来。

而且第六步兵师在此战红,死伤甚小,伤亡不过两三百人而已!

以这么微弱的代价就夺取了邵武府,顺带还杀伤并俘虏了近万明军,这自然是让贺九牛大喜过望,当天晚上他就是把相关的情报给报给了上去,顺带着为此战里的有功人员请功。

军情司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主持此事的情报司少校,回头升职是板上钉钉的,而吴秀林的功劳也不会小,当然了,具体如何封赏那就和贺九牛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只是根据事实把相关的情报报告上去,上头怎么做那就是上头的事了。

不过贺九牛猜测,这个吴秀林所获得的封赏,纵然无法和前岱山岛总兵汤全福相提并论,但是一个校官军衔估计是跑不了的,爵位估计是没有指望了,不过金银之类的赏赐估计也不会少。

而贺九牛的猜测并没有错,吴秀林被安排送回了扬州后,礼部大乾周刊自然是免不了又对此事进行了宣传,不过宣传力度却是和汤全福这个前明岱山岛总兵无法相提并论,而最后的封赏,则是给予了此人一个救民军陆军上校军衔,然后安排进入了军政部任职。

此外,追随此人一同反正的其他明军将士,效仿当初岱山岛反正的一千多明军的处理方式。

军官愿意继续从军的,则是授予尉官到校官不等的军衔,然后安排进入讲武堂学习,或者干脆是安排闲职,不愿意从军则是安排闲散文官职务,哪怕是不愿意在大乾王朝尉官的,也是直接赏赐金银,来去自由。

普通士卒更简单了,不愿意从军的,一律发放路费遣散,愿意从军的,极少数身体素质过关,各方面条件都过关的则是安排进入新兵营训练后继续从军。

而愿意为大乾效力,但是身体素质不过关的,自然是无法从军的,他们则是被安排进入各地的民兵队伍或者是担任巡捕。

相对于那些俘虏们而言,这些反正将士的待遇可谓是优厚无比!

而这些安排,又会被礼部的朝报司稍微艺术化处理,进行了小小的夸大化宣传,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争取未来有更多的明军投诚反正。

不过,这些处理和报道,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孙传庭此时此刻可不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说,邵武府失守了都是事实,如此一来延平府就会直接面临贼军兵锋了,一旦无法在延平府挡住伪乾贼军,那么伪乾贼军就会直接杀入福州了。

怎么办?

这是摆在孙传庭面前的一个选择难题!

孙传庭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考虑足足一个多时辰后才是做出了决定,当即率领泉州内的所有明军迅速返回福州,同时向江南五百里告急!

孙传庭要率军撤离泉州,这自然不是程副业所能够抵挡的,毕竟程副业率领的部队距离泉州还有一段距离呢,所以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孙传庭离去。

而此时,其实程副业自己也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受限于通讯水平,程副业率领的部队和贺九牛率领的部队,实际上已经是各自为战,只是约定了最后在福州汇合而已。

不过程副业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见孙传庭走的这么匆忙,甚至连泉州都是没来及进行破坏,隐约也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