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湖广军议(2 / 3)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311 字 10个月前

伪明贼军的兵力虽然众多,但是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根据我们之前的估算,在安陆的州城、随州以及其他各县、关隘里的伪明贼军就不下五万之数,而且伪明贼军在黄州府北部的黄安、黄陂,承天府京山、承天府府城一带都是部署了重兵。

粗略估算,整个湖广最北部的这一部分地区,伪明贼军的总数不下十万,如此也是代表着,他们的后方空虚,如果我们能够顺利绕过随州和安陆的话,预计不会在黄安府城遇上多少敌军,一旦我们攻克黄安府城,黄安以南的各部明军,迟早得被我们困死,他们不会看不到如此的危局,所以我们攻打黄安的话,他们有极大的可能会回援!”

“只要他们回援,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我们完全可以围点打援,先后选择其中一两部击溃之!”

“但是如果他们从武昌一带抽调援兵的话怎么办,配合黄安以南的各部明军,恐怕就会汇集十万以上甚至更多的明军了,我军虽然战力非凡,但是要一敌十恐怕还是力有不逮啊!”

听着手底下的一群军官们讨论着,此时李岩道:“如果我们进攻黄安的话,恐怕不等我们进抵黄安,黄安各部的明军就会动起来了,但是他们应该也不会分批冒进进行添油战术,我估计他们极有可能会把各部集中起来,然后在我军进军黄安的途中进行拦截作战,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敌军的兵力必然是相当众多的,预估最少也会有五万兵力以上!”

“此外,大家必须注意到,一旦我军主力绕过随州、安陆持续南下,那么这两个方向的敌军完全可以直接主动出击,截断我军的后勤补给线,这样一来,主力部队就无法得到持续的补给,只能是依靠随军携带的补给作战了,而随军补给,以目前我军的辎重携带能力,只能维持十五天的口粮以及两场大规模战役的弹药。”

“也就是说,半个月后,或者是打过两场大规模战役后,我南下主力部队就会弹尽粮绝!”

听到李岩参谋长这么说,下面一群嚷嚷着要绕过安陆奔袭黄安府的人直接就闭嘴了!

人家明军又不傻,他们现在是缩在随州和安陆不出来,那是因为己方主力部队在呢,人家打不过就把头缩进乌龟壳了。但是一旦你主力南下了,信不信人家分分钟就杀出来了。

打不过伪乾主力,人家难不成还打不过你的后勤运输部队不成,大乾救民军的运输部队,实际上也是一群普通民夫啊,和明军的后勤运输民夫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奔袭黄安,这一段补给线是如此的漫长,人家明军都不用多,随便派出万人就能够截断这一条补给线了。

而大乾救民军,尤其是经过整编后的步兵师部队,火力强大了,战斗力强大了,但是对后勤也是更为依赖,没有一条稳固的后勤补给线,哪怕是第一步兵师这个大乾救民军的王牌部队,也得分分钟变成软脚虾啊!

围绕着后勤补给线,奔袭黄安等,众人又是讨论了一番,而到了最后,在场的十几个军官们已经是达成了两个比较一致的方案了。

第一个方案最简单,稳扎稳打,先打随州再打安陆,拿下安陆后再南下黄安,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耗时众多,别说在明年春夏雨季来临之前拿下武昌了,能不能拿下黄安都是问题,而且伤亡也会非常大。

第二个方案嘛,则是比较激进,第一步兵师主力直接绕过随州、安陆,主力奔袭黄安,不过还会留下一个暂编团留守后方,维持补给线。

不过这两个方案李大虎都不想用,优势和劣势都太明显的作战方案,他李大虎不喜欢!

如果仔细分析过李大虎过往指挥作战的战例,那么就会发现李大虎指挥的战役,除非是极端情况下,否则的话都是那种风险不大,但是也不是稳扎稳打的类型。

他更喜欢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然后尽可能的争取大的战果,同时更喜欢,同时也更加擅长指挥部队进行大范围的机动,然后包围或者迫使敌人和他进行正面决战。

至于攻坚战,说实话李大虎并不擅长,不管是扬州还是苏州的攻坚战,实际上都不算是李大虎指挥的,而是由大都督府里的作战司的参谋们指挥的。

实际上不擅长攻坚战,这也不是李大虎一个人的毛病,而是大乾救民军的通病,甚至都不能说是大乾救民军的毛病,而是所有这年头的军队都不擅长的战斗类型。

但凡有选择,任何一个将领,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的又或者是现代的,他们都会尽可能的避免攻坚战。

但是有时候,攻坚战却又是必须的。

比如说随州,虽然一群参谋们都认为随州是可以绕过去的,但是李大虎自己却是不这么认为。

随州作为湖广明军防备大乾王师的桥头堡,以随州城为核心,辅以安陆州城,部署了足足五万大军,构筑了一条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