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莱州城下(2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692 字 10个月前

而不是以往的那种乱发的大将军名头。

因此他总是最为严苛的要求自己以及自己的部下,不给别人一点找他茬的机会。

不过李大虎和吴副指挥使之间的交谈,并不会被这句话所影响到了,吴副指挥使反应过来后,就是迅速改口了:“兵团长,等下我们试探进攻的话,让末将组织先遣队去吧,前些时候我们刚做了不少攻坚相关训练!”

李大虎微微点头道:“也好,就看你的了,告诉下面的人,这只是一次试探进攻,不宜用力过猛,把他们的虚实试探出来那么就算完成任务了!”

吴副指挥使道:“明白!”

救民军要展开一次试探进攻,但是摆出来的架势却是一点都不像是试探性进攻,因为即便是试探进攻,也需要万无一失,一个野战兵团的三个卫所的兵力实际上都摆出来了,炮兵部队也是开始准备发射火炮。

摆开架势,这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

但是救民军摆出来的这个架势,却是把城内的明军给吓的不轻,因为从明军的视角来看,这些救民军那里是试探进攻啊,这完全就是摆开了架势准备总攻啊。

看看他们的火炮,大炮小炮至少二十几尊,而且里面的那三尊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重炮的火炮,更是给予了这些明军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也不是傻蛋,更不是没有见识过火器,没有用过大炮的笨蛋,至少这莱州府的城头上,就摆着十来尊火炮呢。

但是他们哪怕只是看大小,也是知家的那些不过几十斤,百来斤的火炮,根本没有办法和救民军的那三尊重炮相比。

人家的重炮,和朝廷边军和水师那些千斤将军炮一样,连上战场都需要用好几匹马拉着,然后一群人用力吆喝着才能够推到炮位上,然后伺候这火炮的人竟然也有七八个人。

那里像自己这边的火炮,两三个人就能操作了。

这火炮的劣势,怕不小啊!

除了火炮外,城外救民军那些整齐的步兵方阵也是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压力。

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火枪时代,要判断一支军队的基本素质如何,看他们列阵基本就能够看的出来了。

虽然不一定说能够迅速列出整齐无比,动作如一的军队就是强军了,因为很多军队还是中看不中用的,但是但凡是战力强横的军队,其阵型必定是整齐无比的。

因为阵型,是冷兵器时代和火枪时代军队的最基础的成军条件了,没有阵型根本就打不了仗。

队形整齐的救民军,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惹的!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后膛步枪出现后才得到了改变,因为那个时候部队的战术也从线列战术转为了散兵战术,并在布尔战争、日俄战争这个时间段里彻底抛弃线列战术。

以至于数千人乃至数万人密密麻麻的在一起,列出整齐而严密的队形只能是在演习、阅兵等表演性质的场合才能够看见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哪怕是到了现代,整齐的队形也是军队的基础,这不是因为整齐的队列好看,而是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士兵们服从命令这项最基本,同时也是罪重要的素质。

莱州府城头上的这些明军,尤其是那些文武官员们,甭管他们懂不懂得军事,但是却是每个人都能够从城外救民军的整齐队列里看得出来:这些救民军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上个月他们听闻青州府的武之文集结了几近四万大军前去镇压围剿救民军,但是却是在巨洋河连续遭到两次惨败,损兵折将不说,而且连青州府府城都给丢了,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谁在开玩笑呢。

但是谁能够想到还是真的,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武之文一身狼狈的逃到莱州府后,他们才是不得不相信,救民军已经是成了气候了,不能以寻常土匪来看待他们了。

如此亲眼看到这些救民军,也是再一次让他们确认了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好在他们把家人以及金银细软都是在前几天都是转移出去了,不管是去乡下的庄子,还是去其他州府或者省城,都比留在莱州府来的好。

他们本来对于能不能守住城池的信心就只有十之二三,但是等他们亲眼看到救民军后,原本只剩下十之二三的信心已经彻底没有了。

这城怕是守不住了,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能够在救民军的攻势下坚持多久。

只要能够坚持个十天半个月的,那么他们就能够等到省城那边的大军抵达,到时候他们就得救了,到时候甚至还会因为守城有功来一个升官发财。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能够坚持到援军抵达,那么在场这些官员们的下场都好不到那里去。

投降了家人会死,不投降他们自己会死。

至于逃跑,你逃一个试试,武之文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