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铁公祠(2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619 字 10个月前

模样,秦去疾本来想将老道控制起来,楚行却发现老道长是个痴呆之人,士兵给他饼子,他也不肯吃,便留下几个人佯装道童,借助地势,更好的观察石桥的情况,顺便监视老道。

看着楚行离去的身影,慵懒的老道长浑浊的双目,忽然闪现一丝清明之色,一抹清泪划过眼角,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蛟化骊龙,怎么选那么个破地方,铁公啊,铁公,你这铁牛怕是保不住喽。”

话毕,眼神再次化为混沌之色,整个人躺在躺椅上,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几个斥候,手里拿着千里镜,已经在绘制地形图,清点往来人数。

山坡背面有一大片荆棘林,这荆棘林子又细又密,里面长满了杂草,里面还有不少动物尸骨,众人看到此地,都忍不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钱进看着这大片的荆棘地,以及可以用来遮蔽士兵的丘陵背面,笑着说道:“此地可以隐匿兵士,河面上的桥可以留一留了。”

楚行心里也琢磨着,等伏击完官兵之后,就把桥炸了。

看完这片丘陵之后,楚行又带人看了看东南的山地,此地比他之前预计的还要差,没有丛林遮蔽暂且不说,而且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别说是大军隐匿了,便是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的。

对周围的情况,了然于胸之后,楚行用马鞭指了指丘陵后面的荆棘地说道:“传令下去,扎营在那里。”

楚行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寻方便,将大营扎在开阔地,那等于告诉明军,我在这里,速来干我。

虽然丘陵上的密林对于救民军没有啥作用,但是背面可以遮掩行踪,而荆棘地也有一些用处,至少明军不可能轻易发下他们的虚实影踪。

大战在即,修营这种体力活,肯定不是救民军的普通士兵去做,尤其是大战在即,士兵需要保持充沛的体力,因此此时战斗人员都在脱掉铠甲,进食修补体力,而工兵队和辎重队,则快速修筑营盘。

工兵大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辎重营运输物资,其实都很疲惫,但是后续的作战他们并不是主力,此时消耗一些也无妨。

楚行在巨洋河东岸埋伏驻扎起来,准备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巨洋河东岸,大约四五里之外,一支明军正在疾驰。

他们赶路的方向,就是直奔薛家桥而来。

很明显,这是一支精锐队伍,楚行这边儿工兵大队刚刚将营地修好,作者休息的士兵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热汤,铁公祠上的斥候,就发现了明军的身影,很快便将消息传递给了楚行。

楚行立刻带着一群高级军官爬上了铁公祠的丘陵,暗中观察对面的官兵,这些明军刚一开始,只有斥候开路,很快便有一支几十人的精悍小队抵达,片刻后便出现了百人之多,后面还有更多的明军在陆续抵达。

这些人行动迅速,战术分明,有斥候,有先遣队,有火器,有弓弩手,一看就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楚行看到之后也不得不感慨:“明军之中,真的是有能人的!”

按照大本营之前的预算,明军以正常的速度,甚至就算是快一些,最早也是到了晚上才能抵达。

但是这些精锐的官兵却在下午就到了,甚至不比救民军他们晚多少。

如此情况,楚行也在暗中庆幸,幸好他们一大早就开始行军,而且沿途有工兵队解决路障问题,他们行军的速度非常快。

要不然的话,真的有可能被明军赶到前头。

而不明就里的乡勇,很有可能莫名其妙的跟官兵打起来,遭受不明损失。

眼下,楚行的乡勇都是些废柴,没有多大战斗力,如果让他们将乡勇消灭了,并且占据石桥,后续的作战压力可就大了。

救民军的大部都躲在荆棘地里,并没有在河边儿留下多少人马,甚至为了迷惑官兵,他们把几艘小船还留着,死去的船老大,如今换了救民军的将士,往返运输货物。

毕竟有些货物,走桥是过不去的,需要靠渡船加铁索的引导。

“传令,准备作战!”楚行见对面的官兵在观察军情,并且准备小规模渡江之后,楚行立刻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

救民军上下开始准备作战,尤其是重甲步兵,更是在辅兵的帮助下,开始穿戴沉重的铠甲。

火铳兵、重甲步兵、弓箭兵、掷弹兵、炮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只要楚行下达进攻命令,他们就会全军发动,将这些准备过河的官兵打个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