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欲求虎贲三千人(2 / 3)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704 字 10个月前

山之外,广泛的招纳兵员,和先前的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虽然依然是精挑细选,但是楚行预计选拔兵员会在两千以上,争取让自己的兵力超过三千人。

哪怕楚行觉得,钱进的思路并不可取,但是占领青州府附近的乡野,是楚行要做的事情,而且这么多县,单纯依靠一千来人肯定是不够的。

楚行需要的是更多的精锐兵力,此外楚行还会要求各个县建立基层组织,由六部和大都府共同搭建基层组织,管理这些百姓。

同时还要在每个县的乡野,建立县勇团练,名义上是对抗土匪,实际上是与朝廷对抗。

这样,地方军事组织,加上救民军的精悍力量,就可以用来抵挡明军后续的进攻了。

为了保证这次大规模的征兵,而且征兵的素质过关,救民军再一次提高了待遇。

但凡加入救民军者,不仅仅给予安家费,还会发放一百五十斤粮食,同时还会酌情分配土地。

别以为一百五十斤粮食不算多,甚至折算成银两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对于那些家里吃不上饭的家庭来说,一百五十斤粮食,那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可以让这个家庭支撑很多时间。

而饷银也可以寄回家里,让家里有稳定的收入来援。

此外,救民军将士战死的抚恤,也素来是非常不俗,可以保证一家人的基本开销,若是立下功勋就更好了,因为立下战功,也会分配钱粮和土地。

同时,救民军本身的待遇,也极其吸引人,每天可以吃三顿饱饭,而且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吃到肉和鸡蛋。这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简直有致命的诱惑。

楚行观察了许久,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一天让士兵吃三顿饱饭,这些青州百姓,就敢为你卖死力。

此外,便是极其诱人的分田制度了。救民军虽然没有将所有的地主都得罪死,但是每个村庄都有荒田,都有闹事的地主,再加上战乱,土地会变得没有那么稀缺,救民军分配给军人土地,会激发救民军整体的向心力。

只要参军就可以分得田地,但是如果想要保住这些土地,就必须保证救民军不灭亡。

因为明王朝可不承认救民军给这些士兵们分得的土地的合法性,一旦救民军完蛋了,他们所获得的这些田地就会是瞬间化为泡影。

而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能够有一份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土地,这些士兵就得拼命作战。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为救民军作战,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作战!

楚行设计出来的募兵条件,可以说是瞬间激发了众多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

踊跃应募的状况甚至超出了楚行的预料,在之前的几个村庄里,每到一个村庄都至少会有不少人应募,而且这还是在宣传不怎么到位的情况下,而后续几次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楚行看着这么多人来应募,脸上终于是浮现了笑容,有这么多人来应募少说也能挑选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合格的士兵,这样搞下去不用多久自己的两千人扩军计划就能够完成了.

在招募点外,楚行在胡爷等人的陪同下看着下头的军官们正在挨个挑选士兵,此时胡爷走进了一步道:“大王,我们的招募条件是不是可以再提高一些,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恐怕今天就得招募上百人了,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

楚行看着前方派出了老远的应募队列,也是觉得目前的招兵要求似乎可以提高了!

救民军为了招到足够的士兵,招募士兵的条件可以算是比较低的,对体力,身高的要求并不算高,甚至年龄也放宽到了十六岁到四十岁。

此时钱进也是道:“根据微臣所知,青州知府的募兵只要三十岁以下的身强体壮者,我们现在招的新兵在素质上,怕是要比府城的募兵差一些啊!”

楚行道:“既然如此,那就把相应的条件提高一些,不过也要考虑到贫民子弟久不食饱,只要身高和年龄过关,体力方面的要求还是保持目前的标准吧,后头只要吃得好了体能总能补上来的!”

这年头的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状态,如果对体力方面的要求太高,十个应募的人里面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合格的。

救民军的士兵们在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以及营养补充后,体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招募士兵的时候,体能稍微差一些也没有关系,重点还是要有底子,比如说身高这个条件。

说到这,楚行又是道:“另外尔等必须时刻谨记,招募的新兵必须都是农家子弟,绝对不能把各类闲杂人等,尤其是二流子等招募进来!”

胡爷道:“臣等明白,此前我们招募的士兵都是农家子弟!”

楚行招募士兵扩军,是要打造一支军队,而不是一个土匪团伙,所以他不需要武艺高强的所谓侠客,他需要的是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