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结(1 / 3)

你可以永远相信李海妍。

李海妍是一个形容词,在舞台上,李海妍这三个字就意味着完美。

李海妍哪怕是出儿歌,都会横扫音源榜一位。

这是大众们喜欢用来描述李海妍的话,半玩笑半真挚。

有时候,就连音乐人们也会在合作时戏谑地说一句:“啊一古又听到版权入账的声音了呢。”

大多数情况下,李海妍选择一笑而过,若是关系亲近些,她或许还会打趣地接一句:“那是不是应该分我一点啊?”

但是正规五辑Episode1准备期间,她再一次陷入怀疑自己的怪圈中。

年初时托安乔希姐姐的福,李海妍拿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看,她对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名词“冒名顶替综合症 ”(Ioster Syndro)感触非常深刻——无法将外在成就内化、总是低估自己能力并因此产生“智力欺骗感”的状态。(reference: 简单心理公众号2020-12-16)

回顾她二十多年的成长经历,她的性格好像确实是这样:接到任务时总是在焦虑情绪的迫使下投入几倍的精力去准备,即使做到最好也依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即使明显感觉自己做起某些事来比别人轻松但依然觉得是运气因素,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优秀且要与第二名拉开明显差距,在别人赞美自己的成功时也总喜欢举一些自己做得不好的例子……

这些性格特质让学生时代的李海妍成了一个极其优秀但活得很累的好学生,但却让爱豆李海妍一次又一次陷入精神困境。

出道showcase时,她看着台下的两千名观众,会想:他们究竟是为谁而来,是宝儿的粉丝来看这个她所谓“宝儿第二”的洋相?还是利特的粉丝来看他做主持?反正不是为她而来——一个只有出道teaser的新人。

第一次拿一位时,她看着KBS工作人员送来的奖杯,会想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在出道曲打歌结束后获得如此殊荣。

第一次拿大赏时,她甚至自己都怀疑是不是S.M真的给评审会塞了钱,《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怎么可能会打败全球爆火的《江南Style》拿下韩国大众音乐赏的年歌。

暂退后第一次回归在MAMA表演时,面对近两年横空出世的怪物新人们的鞠躬和问好,她慌乱到无所适从——明明他们才是未来一片光明的大势,她只是个在歌谣界剧烈变化时缺席的前辈。

宋旻浩在她面前念出告白信的时候,她虽然难掩内心激动,却依旧忍不住想,他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是为什么会喜欢自己呢?

2018年时隔四年后发行正规专辑并且大获成功时,她也会感激大众依然认可她和她的音乐作品。但随着她唱作歌手的身份慢慢盖过她爱豆的身份时,她也会怀疑,他们究竟喜欢的是是她这个人,所以爱屋及乌也喜欢她的音乐,还是她音乐本身足够有吸引力,所以大家才喜欢呢?

这个问题,每次回归前都会成为李海妍失眠的理由。

纵使已经在失眠的无数个夜里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李海妍还是没有答案。

又是一个失眠夜,李海妍像这段时间经常做的那样,倒了杯红酒躺在阁楼上看星星。

按照抒情和流行把一张专辑拆开发行的决定到底对不对?如果抒情部分不成功会不会影响后面?这样做究竟是不是太过冒险?这样一张专辑会不会曲目太多?战线太长会不会让观众疲惫?如果抒情部分没有达到期待已久的大众的预期怎么办?疫情好像没有消失的迹象要不要去电视台打歌?Episode2的主打到底要定哪一首?

很多问题都逐一涌现,让李海妍的大脑再次活跃起来。

“怎么在这里啊?”

李海妍闻声转头,是挠着头半梦半醒的宋旻浩,她将手中的高脚杯放在圆桌上,杯中酒喝了一半。

“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啊?不冷吗?睡不着吗?”

宋旻浩从阁楼的壁柜里拿出小毛毯,轻轻搭在李海妍身上。他最近发现李海妍特别喜欢一个人在小阁楼喝酒,但冬天临近,温度越来越低,若是在阁楼逗留的时间太长,恐怕逃不过感冒,所以他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毛毯放在壁柜里。

“有点失眠,来喝点酒,看看星星。”

宋旻浩向窗外看了一眼,失笑道:“这天上哪有星星啊。”

宋旻浩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李海妍的反常。几乎每次制作专辑的时候,她都会经历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力求完美、万众期待、音源强者,这些关键词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剧网包裹住她。At so point it breaks you down.他不希望看到她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