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2)

林间小道铺满落叶,虽是开春季节,但冬日的寂寥仍未散去,人烟稀少。黛玉和探春并坐马车晃晃向前。

黛玉掀起帘子,看着四处的荒郊野岭,太阳已经落下,马车旁边的小厮们都点上灯笼照亮前方。

“怎么突然少了几拨人?”黛玉察觉到侍候的小厮们突然少了一半,内心隐隐感到不安,便问拉马的车夫。

拉马的小厮回答:“回姑娘的话,他们还在后头准备事宜,处理完后就会赶上去。”

似乎猜到黛玉的担忧,那小厮又补充道:“前面还有几里路就是府里的庄子,就快到了。”

黛玉点头,放下帘子。与探春并坐,探春见黛玉神色异常,问:“林姐姐,你怎么了,脸色这样怪?”

“没事。”黛玉别过头,不敢把自己内心忧虑说出来。那年父亲去世,她和贾琏一路乘舟水路,也有不少耳闻和见识。

当时虽是太平盛世,但也少不了盗贼兴风作浪,茫茫水面上,她听闻过盗贼专劫持富贵人家,上了那一等船屋,杀人放火,将船上的货物一抢而空。

幸而自己是由贾琏带上去的,这贾琏仗着皇权的威风,没有哪个水贼敢打他们的主意,因此来往路上皆是平安。

可几年一晃,如今现况不同,且不说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她们这两个弱女子在山间里也是异常惹目。

虽说贾母考虑到此事,催促他们在太阳下山前到达庄子,并派比平日多几倍小厮们去看守黛玉她们。

只是贾母还是失算,她们没有在太阳落山前到达庄子,而身旁的人手又少了一大半。

探春到底也是个聪明伶俐的,见黛玉出神地摸着车窗台,自己也将头伸出外头,发现他们这一队伍的人少了许多。

紧接着,马车前方传来一阵吵嚷声,随后便是小厮们的惊叫声。黛玉和探春还未反应过来是什么回事,便看见雪雁和翠墨从外头钻入马车。

“姑娘,不好了,外头正闹山匪。”雪雁忍不住哭道。翠墨早已吓得脸色苍白,说不出话。

见事情如此,黛玉心里一沉,自己担心的事果然还是发生了,她拿出雪雁带来的包袱,里面有些做女工的绣花针和剪子。

如果这些山匪上马车,她打算用这针剪刺破自己的喉咙,宁死也不能让那些山匪沾染了自己去。

“姑娘,你要干什么?”雪雁慌着要把东西夺过去。

黛玉命雪雁压低声音,轻声问道:“紫鹃在哪里?”

雪雁泪流满面,哆嗦起来,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旁的翠墨只得解释。

原来她们丫鬟在共坐另一辆马车时,第一时间就发现山匪。于是紫鹃和侍书便打算自己引开山匪,而雪雁和翠墨去贴身保护姑娘们。

只是这些山匪也不好糊弄,直接就把黛玉她们这一队伍的马车全部团团围住,紫鹃和侍书早就被山匪揪出马车外。

这会子她们正被扔在马车面前问话。

“你们家的姑娘们是否在这里?”外头传来恶狠狠的声音。

紫鹃道:“我家姑娘们早就离去,不在这里。”

那山匪啐了一口,说:“你别撒谎,若你姑娘不在这里,你跑出去做什么,不就是想把我们引走?”

听见山匪预测到自己的判断,紫鹃一时慌乱,随后定住气,眼珠子一转,说:“引走?我早就把你们引到这里来,我家姑娘这会子正往南安王妃那边去,若她们赶来,你们一个也逃不掉。”

其他山匪听见紫鹃的声音,犹是提到南安王妃,顿时愣住。南安王是个怎样的何等人物,不仅在京城内,连京郊处也有所耳闻。

“大哥,这姑娘们看起来和南安王府那边交情不浅。”一个山匪跟班有些迟疑。

那山匪头子冷笑道:“这妮子的话你也信?”他扬手,“把这里所有马车上的人全部拉出来,一个都不许放掉,他们的主子就在这其中。”

话音刚落,黛玉就察觉到有人向自己的马车靠近,立刻将剪子握在手里,小心翼翼注视车窗,生怕山匪突然从窗台进来。

雪雁和翠墨将身子堵在马车口,只要那些山匪冲进马车里,她们就会拼尽全力拦住。

探春哪里见过这样的事,身子一软,跌靠在黛玉身边。黛玉此时虽然吓得浑身发颤,但扬州的几次路上经历,她也见识不少风风雨雨。

所以和在深宅大院里的姑娘相比,黛玉这时候显着冷静多。

山匪抢劫,多半是因为财物。只是黛玉一直在马车里,思考着山匪与紫鹃的对话,似乎猜到这些山匪并不是冲着钱财来的。

她把剪子分给雪雁,命翠墨扶好探春。自己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