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2)

薛姨妈问道:“我的儿,老太太说只带你一个人吗?家里的其他姑娘呢?”

“我也不知,只是姨妈好好的为什么问起来这个?”林黛玉懒懒答,反问薛姨妈。

姜的还是老的辣,那薛姨妈不紧不慢回:“我想着,若只有你出去,倒不如叫上宝丫头,路上有人说说笑笑的,陪你解闷才好。”

林黛玉知道薛姨妈是一心想让宝钗和她一起出府,见一见世面,或者说得难听点,就是去攀那京城的高枝。

“姨妈有心了,只是若我和宝姐姐都出府,那园子里的事谁来管,总不能全交给探春妹妹吧。”林黛玉成功挡下薛姨妈这一问。

薛姨妈思索半天,才说:“那园子里也不是什么难事,再说还有平儿呢,一时半会离了你们两个也不会出什么事。”

黛玉知道薛姨妈就会这么说,忙笑道:“姨妈有所不知,自从我管这园子里来,把里面闹个人仰马翻,老太太前儿还说了我一顿。论管家这事,宝姐姐自然是比我更懂些,我不管这园子事小,宝姐姐也不管事,那园子里岂不是翻了天。”

黛玉继续说道:“再者,老太太是个好的,自然愿意带宝姐姐与我出府,只是我想着若宝姐姐和我出府,岂不是辜负太太对她的一片信任。”

听着黛玉这一大段话,倒变成那宝钗出府无理,留府有理。薛姨妈只能作罢,内心暗暗佩服林黛玉这一张嘴。

薛姨妈一时去了蘅芜院,独留黛玉和众丫鬟婆子们在潇湘馆整理东西。

黛玉收拾着东西,看着薛姨妈消失的地方发怔,老太妃出殡这一场面自然是浩浩荡荡,且宫中和各王府女眷都会出面,纵然有老太太在身边,她还是小心翼翼才好,免得被他人笑了去。

……

到了出府这日,宁荣两府门前车辆纷纷,人山人海。少时,贾母身穿吉服出来,身后领着王夫人,王熙凤。宁国府的尤氏及蓉家媳妇也携了惜春坐上轿子迎来。

黛玉、探春、惜春三人坐着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藕官,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艾官,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各自上了另一辆轿子,紧紧挨着主子们的轿子。

独史家那边的叫走湘云,自顾去了,不消多说。

黛玉见二春上轿,心中着实疑惑,惜春是宁国府贾珍胞妹,这场面自然要出来的,只是探春出府了,同样为庶出的迎春也应该出府还是,怎么能少了她。

那探春心思缜密,瞧见黛玉神情,笑道:“林姐姐,你也来了,宝姐姐呢?”

“你的宝姐姐留在府里照看照看,只怕她和平儿忙不过来呢。你的二姐姐怎么不出来。”黛玉道。

探春抬眼看看窗外,小声道:“有人来找二姐姐提亲了,眼下国丧快过去,那家人趁着这机会去看看二姐姐呢。”

惜春听见这事事,恍惚道:“我说呢,我昨儿到那府里去,听说哪家姑娘提亲的,原来是她。那男方的叫什么孙绍祖。”

探春偷偷笑道:“不知这男方的怎么样。”

“听说他在京中袭了官职,年已三十,是个武将。”惜春思索着,慢慢道。

探春和黛玉听到这话,内心也明白一大半,武将不同于文官,不到边疆,武官是比文官在京中难以升职的,这孙家,怕是想借着贾府飞黄腾达。

“听说边疆战事吃紧,若这孙家的敢到那儿封个什么,咱们二姐姐就有福了。”探春勉强笑道。

黛玉沉默不语,二姐姐就这样提亲了,不知自己未来这时候又在哪里?

惜春年龄还小,不知事,拉了黛玉指着探春笑道:“三姐姐这样说,可是想做个王妃罢?”

黛玉听见惜春春如此说,忙掩了心思,笑道:“可不是,只怕以后妹夫去了边疆,她又忧愁担心,可谓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那探春听了,就要去拧黛玉的嘴,惜春和黛玉都笑了。

忽听见轿外一阵和音奏乐,她们悄悄拉了一小口轿帘,只见路边彩棚高搭,俱是各家路祭。

黛玉眼瞧着,便认出那些是几位王爷搭的路祭,其中排场最大的是北静郡王和南安郡王,那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压地般的从皇宫到京郊扑面而来。

京郊城门有一驻紥处,毕竟各府女眷从府里出来,到了京郊处,也是颠簸了一路,自然是要下轿子休息去。

城门处早有人家把那些平民百姓撵尽,眼下皆是各家祭棚接祭。

轿子在一棚前停下,那几个大丫鬟们忙下了轿去扶着自家姑娘。

贾母携了黛玉她们,与刚下轿的史家女眷聊了起来,探春把黛玉拉到一边,悄悄笑道:“你猜猜我刚才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