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2)

林黛玉和宝钗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与黛玉打扮的刻意低调不同,宝钗穿着就显着隆重多,服饰繁华却不僭越,钗簪满头但又符合她端方的人设。

路上宝钗言语都在打探着忠顺王妃的消息,显然这一事已经传遍京城。黛玉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没有把那些事告诉宝钗,都以自己不熟为由怼了回去。

马车停在北静王府门口,众侍女引她们入门,到北静王府做客,她们第一时间自然是到正厅房的耳房会见北静太妃。

路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比贾府宏伟气派数倍,黛玉收敛气息,不敢随意四处张望,她仿佛又回到第一次入贾府的时候。

这里的规矩可比贾府多了去,她唯恐自己被那些小人耻笑,只得小心行事,好在走至北静太妃处,早已有人在里边等候多时。

“林姑娘来了。”门口的侍女掀起大毛镶边的锦帘,往里头汇报。

只见北静太妃亲热地握住黛玉的手,见黛玉娇花一般的模样,不由夸道。

北静太妃早已从北静王妃派去的小厮得到消息,得知黛玉在家庙当众维护鸳鸯回怼忠顺王妃这一事。

忠顺王府本与北静王府难以相处,如今见忠顺王府吃亏,她自然比谁都高兴,在北静太妃眼里,黛玉这张小嘴功不可没。

与黛玉亲热一阵后,她才注意到身后的宝钗,问道:“这是贾府的哪一位姑娘?我听说贾府有三位姑娘,如今怎么才来一个。”

黛玉有些尴尬地低下头,宝钗并不在北静王府的邀请范围内,她无言,默默看着薛宝钗如何处理。

这宝钗果然是个稳重的,她面不改色道:“回老太妃的话,我是太太叫我替贾府的三位姐妹来的。”

北静太妃淡淡应一声便转头对一旁的妇人说:“难为你还肯来赏脸,你家的南安王妃如今怎么样了。”

黛玉心下一惊,原来在她身旁的那个是南安太妃,她原以为这不过是寻常的酒席,但如今看这宾客如云,就知道这宴会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太医说无大碍,估计这几日就醒来。”南安太妃笑语盈盈回答。

随后南安太妃把目光落在黛玉身上,也牵起她的手,笑道:“史大姑娘来南安王府时,总是说起贾府有个才华横溢的姑娘,想必就是林姑娘了。”

听见南安王妃夸赞她的才华,黛玉内心却无法高兴起来,若自己这样如此在外人面前抛头露面,等南安王妃一醒来,自己的处境可就不安全。

“说起这女孩的才华,这会我们府里也请来一个女诗人,听外头的男子说,她作的诗比男子还要好呢。”北静太妃笑吟吟道。

北静太妃不像其他迂腐人家,只会让女人做那些份内之事,书香世家的她从小就是当做男儿教养,饱读四书五经。

到了北静王迎娶北静王妃时,她也是以才华和人品为先,不像贾府只会娶那些大字不识的王家,或迂腐的李家。

南安太妃对此事不感兴趣,因她出身于武将世家。她抛下还在昏迷状态的南安王妃到北静王府,目的也是替南安王妃选个干女儿。

她也舍不得让自己的宝贝孙女远嫁边疆。听说南安王妃看上贾府的女孩,自己也少不得在宴会上留心。

说曹操曹操到,傅秋芳和一女孩也一并进来向两位太妃请安。

黛玉一眼就认出傅秋芳,是那个在葬礼上呵斥她们的女子。两位太妃看这傅秋芳,眼里有些失望。

她们以为这名声大噪的女诗人应比黛玉更加气质不凡,但如今和黛玉站在一起,不论从容貌还是书气,黛玉似乎都能压倒这傅秋芳,连旁边的宝钗也比不上。

但随后她们安慰自己,说不定傅秋芳才华未显露,因此才落了下乘。

而在傅秋芳旁边的女子,是王子腾之女王熙鸾,黛玉忆起王熙鸾几年前就嫁给了保宁侯府,虽身为人妇,王熙鸾看起来却比傅秋芳年轻些。

“你们姑娘家的,就先不要到前厅去了,在下人把屏风搬上去前,你们就先到院子里去玩吧。”老太妃们打发女孩们出去,独留自己两人悄悄说体己话。

黛玉和宝钗一并出去,在院子里赏花一会,宝钗笑道:“林妹妹,这院子虽小,但倒比我们那边的大观园精致多。”

“这可是王府,自然什么都是好的。”黛玉淡淡道,眼见薛宝钗开始发挥自己的八面玲珑手段,与院子里那些达官显贵的千金交友,独落黛玉在一边。

她明白薛宝钗就是冲着这些富贵人家来的,知道宝钗的心思,黛玉也乐的自己清静,到一梧桐树下坐在石凳上休息。

“姑娘,仔细凳子凉。”紫鹃忙拿出垫子,让黛玉坐下。雪雁站在黛玉身后替她轻捶肩膀,眼里却望的是宝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