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2)

贾母欲想隐瞒此事,但她知道黛玉即使不追问,也会让她心生嫌隙。她原本就因许婆子这一事对贾母不满,倒不如敞开心扉说出来,也让黛玉有个准备。

“南安王妃想在你和三妹妹之间认作干女儿。”贾母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黛玉,如今的黛玉早不是那个初入贾府小心翼翼的女孩,而是可以管理大观园和白波庄待出嫁的少女。

黛玉想到在边疆的南安王,她立刻领悟到成为南安王妃的干女儿意味着什么。

古往今来,文成公主和王昭君的故事历历在目,黛玉熟读史书,知道若这干女儿一做,她就要替南安王妃女儿到边疆和亲去了。

所以贾母才因此动怒,与南安王妃产生分歧。

黛玉内心第一次有种恐慌,比起寄人篱下的漂泊不定感,这种和亲带给她的恐惧更大。

名义上是作为公主到边疆和亲,事实上不过是当朝交给边疆部落的人质牺牲品罢了。

贾府上下那几个女孩,二姐姐迎春已经有人上门提亲,而四妹妹惜春年龄还小,轮不到她去和亲。而其他亲戚史湘云也定了婚,至于薛宝钗的薛家地位,南安王妃未必能看上。

如此算来,竟只有她和探春符合和亲人选。

“你不用慌,无论无何我都不会让你去和亲,再不济,你就和妙玉一样到栊翠庵去带发修行。”贾母把黛玉搂到怀里,安慰道。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贾母内心还是感到心虚,如今贾府今非往昔,在京城地位早不如当年荣国公在世的时候。

前有南安王妃打他们贾家女孩主意,后有忠顺王妃布局构陷贾府。

贾母命外头雪雁和紫鹃进来替黛玉卸妆,而自己则叫琥珀进来。

“今儿鸳鸯受到惊吓,就不用叫她来了。”贾母阻止琥珀,让琥珀跟着黛玉的丫鬟们进来,随后再掩门。

看着外孙女对镜卸妆的场景,贾母不由分神想起自己的贾敏,如果敏儿在世,那么黛玉只会在扬州城好好待着,不会牵扯到京城的风波来。

幸而眼下南安王妃还在昏迷状态中,和亲这一事也不至于让贾母没有准备。贾母内心考量一番,黛玉和探春于她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果是探春出去和亲,对于贾府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有了个和亲王妃当靠山,贾府更有张狂的资本。与南安王府连亲,贾府在京城的地位也会比今日好许多。

但贾母清楚,王夫人肯定第一个不愿意送探春去和亲,在探春管理大观园时,身为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就仗着这一身份闹了个翻天覆地。

如果探春成了南安王妃的干女儿,边疆部落的王妃,那赵姨娘也要越过王夫人,踩踏到王夫人的头上去。

如果是黛玉和亲,对王夫人来说无疑是个一箭三雕的好机会,一是贾府能以黛玉亲戚的身份提高京城的地位,二是不用担心赵姨娘仗着探春闹事,三是断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心思。

贾母看着另一头房间熄灯,知道黛玉和两个丫鬟已经睡去。

这时自己才叫琥珀出来照顾。“老太太还不睡觉吗?林姑娘已经歇下了。”琥珀看见贾母仍望着烛火,上前道。

“你觉得今晚能有几个人睡着?”贾母见琥珀一脸茫然不知的样子,明白一个丫鬟能有什么远见,于是没有为难琥珀,便打发她出去。

一晚上昏迷了一个南安王妃,赔进去了一个忠顺王府,对于京城来说可是个劲爆的消息。

这京城,在一夜之间竟变了天。

贾母少不得先谋划,这南安王妃认干女儿的消息估计已经传到王夫人那边,只怕这会子王夫人正想法设法以看病人的名义给南安王府煽风点火。

她打算将黛玉和宝玉的亲事提上日程,这样南安王妃在醒来后也无可奈何。

想到这些亲事,贾母不由后怕,探春原本就有人上门提亲,只是当时王夫人不以为然,全部推脱,因此探春至今没有提亲。

正是因为王夫人的一时疏忽,南安王妃才在探春和黛玉之间纠结,如果当时王夫人重视对待探春的婚事,恐怕这和亲人选就非黛玉莫属。

贾母再次前后思索片刻,决定回去后就开始准备宝黛二人的婚事。

至次日清晨,贾母考虑到昨日黛玉在家庙上抛头露面,让众命妇都知道贾府有这样敢于与忠顺亲王妃叫板的女孩儿。

为了维护黛玉的名声,贾母找人送黛玉和丫鬟们并鸳鸯先行回府,免得再次遭人闲话。

马车上,鸳鸯向黛玉表达昨日出面的恩情,道:“多亏姑娘的帮助,奴婢今日才能好好的站在这里。”

黛玉笑道:“鸳鸯姐姐客气了,老太太是心疼你的,我也不能视而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