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雄爷,快救救我小姑姑!(1 / 2)

打水回来,童幼竹跟自己的小姑讲道:   “真不知道那个大脸驿卒,是不是话本看多了……,不过那个赵雄还是不错的。”   从小就在南方长大的小姑童心知道,在京城里,那帮贵夫人们无聊至极,看话本看多了。   连带着《忠义水浒传》是童幼竹最爱看的。   长篇小说《水浒传》,高儒的《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题为“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一般认为系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所提供的水浒故事基础上,再创作而成,主要作者是施耐庵。   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历年间出现一百二十回本,两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讲起了悄悄话。   小姑姑童心知道了韩庄镇的情况,她放心不少,总算睡个安稳觉了。   这边,赵雄累了一天了,不是辛苦地累,心里面累呀!   也总算睡个安稳觉了。   睡梦中他又回到了,领导拍他的肩膀说:   “小赵,我看好你!”的场景,然后他一路升官发财,美梦成真,只把他乐得睡梦中,呵呵傻笑。   做了一个快乐的梦,美美地睡了一觉,早上醒来,赵雄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   睁开眼睛,环绕四周,看到屋子里的摆设,赵雄叹了一口气。   “看样子是回不去了。”   赵雄看过很多的穿越小说。   男主在穿越过去,悲惨的经历都暂时,马上会反转,打脸装逼,然后逆天开挂。   哪怕再落魄的人,一样会升官发财,抱得美人归。   仔细想想,赵雄觉得还是穿得不错的,好歹也是个官,哪怕是不入流的从九品。   就有开堂审案的权利,睡梦中他坐于明镜高悬的大堂上,审理着古代的案件,让衙役把他看不顺眼的人,都打了屁股。   于是“大人,小人冤枉啊,此起彼伏!”   曾几何时,类似这种桥段风靡网络小说。   而将古代官员称呼为大人,却早已在各大影视剧里泛滥了。   其实,将官员称呼为大人,是清朝雍正之后的事情了。   亲民官这种称呼早在宋朝就已经产生,到明朝时已非常流行。   大康的百姓对于当地官员,以家长称呼,称之为“爹爹”“老爷”“太爷”“爷爷”等。   这不哪怕他年纪在小,官职不入流,普通的老百姓市井庶民,也都要喊他一声爷。   这也同上一世的城管小头目不同。   上一世要为老百姓服务,这一世吗……难道只为自己活着?   赵雄下了炕,刚要裹上一件大衣,也许是炕太热气了,我们可爱的赵大人流鼻血了。   他觉得鼻子有粘乎乎的东西流出来,然后顺手一抹,鲜红的鼻血搞到满手都是。   他骂骂咧咧转身一闪进了空间,然后又一闪出来,这时候他左手提着一个医药箱,摆在八仙桌上。   一个价值558的家庭医药箱,是他在医疗仓库找的医药箱里面常备的药都有了。   仰着脖子把医药箱打开,斜着眼睛把药棉扯下来,沾了一点止鼻血的粉末塞在左鼻孔里,瞬间鼻血就不流了。   他撸起裤腿,昨天下船时膝盖碰到船沿,当时就是痛了一下,睡觉起来发现小腿上有渗出血的伤痕已经凝固结痂了。   赵雄对这副身体很满意,就拿创可贴给伤口盖严实了,撸起袖子,给左胳膊上也来了一块。   “阿唒……!”鼻子上塞着的药用棉花,又被喷飞了,不过鼻血已经止住了。   他接连打了三下喷嚏,难道是感冒了,感冒了就要吃药。   然后他从药箱里面一边取康泰克药盒扔在一边,一边嘟囔着,赵雄记得以前是20粒的,现在七粒了,一天喂一粒刚够一个星期。   “酿西皮的,现在做药的企业,搞得这么大的盒子干嘛?”   他继续翻找地底下的东西,硕大的药箱最里面摆着两瓶400毫升的金银花汁,他取出来当即就打开了一瓶。   打开药盒吞了一粒康泰克,拿金银花汁一口气喝完它,打了一个嗝赵雄满意的点点头。   赵雄披上衣服,把窗户打开,一轮红日照亮了韩庄镇。   因为驿站地势高,韩庄镇里炊烟袅袅升起,好一派大运河的美景。   只是旁边有打鸣的公鸡抬头看了赵雄一眼,就跳到树上对着太阳一仰脖子,“哦,噢,哦。”   赵雄一个玻璃罐子就砸了过去,老公鸡轻易地躲避然后跳下趾高气昂地回到了鸡窝。   隔壁的院子小姑姑病了,从京里出来的时候就有小恙,这半个月以来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   吃完饭,抹洗了一下身体,就上床睡觉了,昨天后半夜发热烫人了,还讲了一些胡话。   童幼竹半夜惊醒,看到烧得,面红耳赤的小姑姑,学着家里人用湿毛巾捂额头,但是小姑姑难受得很。   清醒的时候,童心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发冷,感觉不到力量,有股轻飘飘的向上的感觉。   听老人家讲,那股轻飘飘的感觉就是死亡前的预兆,难道她要死了吗!   她感觉到一闭上眼睛就解脱了,但她不忍心丢下侄女,她就看着童幼竹,说得自己都听不完的话语。   急得站在床头,童幼竹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淌。   她喊道:“小姑姑,你不会有事的,天亮了,我去城里请大夫,你要坚持住,你想丢下我一个人吗?”   小姑姑童心一边虚幻地抬起手又垂了下去,一边精神恍惚地苦笑。   她想伸手摸童幼竹的脸,但却没有力气,口里用不可察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