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爹,娘~,我在这儿”

此时女子也在楼上打招呼。

得了准信,夫妻俩煞那间红了眼眶,一口气稍稍缓过来。

等回头他们想起来感谢卖货郎时,那人却一点一点消失在巷尾,唯有翻飞的衣袂异常惹眼。

这厢赵怀民习惯性边走边叫卖,“胭脂水粉花灯木雕”“胭脂水粉花灯木雕”

抬眼看见对街的江婆婆馄饨铺子,江爷爷敲着拍板:托、托、托,一边吆喝着:“馄饨哎馄饨,好吃热乎乎的馄饨”

江婆婆则穿着围兜正在拜访各式各样的佐料,有香葱、蒜苗、陈醋、老酱油、大蒜等小料,切碎切断一一排开供客人挑选。

而他们的锅炉冒着热气,薄如蝉翼的馄饨皮儿经过热水汆几下,里头的肉馅若隐若现,白里透着红绿,肉沫和生姜香味渐渐被逼出来,引得大街上行人驻足,齐齐咽口水。

货架叮叮响动,人还没走近,老两口就发现了他的存在,笑眯眯道:“来了”

“来得正好,今儿馄饨肉多”

江婆婆加了一瓢又一瓢馄饨,最后还从背篓里拿出一些小青菜汆了水,轻轻地倒进馄饨碗,最后还是江爷爷看不下去,嗔怪道:“够了够了,碗就这么大,都快装不下了”

虽是嗔怪,话到嘴边总是软了几分,江爷爷还接过碗熟稔地加了一把香菜和葱花。

赵怀民凝视夫妻俩的一举一动,脸上绽开一抹笑意来,腼腆道:“真香~”

古代馄饨分量足,皮薄肉厚,有腊肉馅儿和新鲜肉馅儿,赵怀民偏爱腊肉馅儿,一次要吃一大碗。

江老爷爷这会儿也很高兴,手在围兜上抹了几下,褶子脸开怀大笑道:“能不香嘛?我家那口子昨天晚上就开始和面发酵,天不亮就起床炒馅儿,今儿的馄饨馅儿比以往多了不少....”

少年好像嗅到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他还没吃馄饨,正在搅动着馄饨,汤汁上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随着馄饨浮动。

趁着老爷子愣神功夫,少年夹起一个“肥滚滚”的馄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他嘴里。

汤汁温度刚刚好,经过搅拌,葱香、蒜香扑面而来,入口的腊肉劲道有力,咬一口肉汁四溢,夹杂着姜香、蒜香、葱香、似乎还有一股芝麻香,唇齿间留香。

老爷子捂着嘴嚼着馄饨,眼神滴溜溜地瞄着自家婆子,满脸餍足。

吃完了,还不忘告诉眼前这个货郎,“算你有眼色”

“这可是我家婆子亲自包的馄饨,旁人一般吃不着”

他话还没说完,江婆婆那边等不及了,来了好几个客人都需要招呼,“客人来了,老头子快招呼一下”

“肯定是料足了,人机闻着味儿来了,看来以后得多加点馅儿”

她一边下馄饨,一边收钱,还不忘问客人的用饭体验。

江老爷子又是擦桌子,又是端馄饨,忙地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天色开始泛黑。

“咦?你小子还没走呢?”

老爷子这才晃神发现赵怀民的存在。

江婆婆扯了夫君一把,然后笑着问道:“还在等那孩子吧?”

“今儿带几份回去??”

她瞧着头发花白,眼神特别精矍,说话条理清晰,很有分寸。

赵怀民端坐在一旁,半靠在货架子上,身上宽大的袖袍呼呼叫,神色却投向了不远处的青石板街头久久不曾回神。

甫一听见熟悉的音儿,少年回眸含笑道:“对,那孩子在西街卖货,理应回来了”

圆子也是十多岁,个子不高,落在老太太眼里不就是孩子。

他从货架上拿出竹筒,拔出塞子,递给江老爷子,“麻烦您了”

“把竹筒装满就行”

古代是没有外卖,赵怀民为了满足赵家几口人的胃口,特意弄了几个竹筒专门携带饺子馄饨类小吃。

赵怀民见老两口在收拾其他家具,连忙帮忙收拾家具。

“等等就是,你那活计是个腿脚利索的小子,我们老两口正好收拾收拾..”

老人家挺不好意思,眼中带着笑意。

少年将板凳摞起来,动作十分利索,只是留了一个桌子两个凳子,显然是给圆子留下的用餐家具。

“小子有的是力气,要不您老家去?这里交给我就是”

老两口行动不便,夏日白昼长,雨水多,天擦擦黑就要往家里赶。

几人看着渐渐堆积的乌云,江老爷子夫妻俩互相对视一番,无奈地点点头,客气道:“怎么好意思麻烦你,我们再等等就是”

赵怀民一脸坚定,着手将馄饨和佐料抬到木板车上,小摊东西没多少,收拾起来很快。

“既然是我们想吃馄饨,我再等等就是”“怎么好劳烦您两位在这里等着,快家去吧,闷雨来了可就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