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行星一统,行星级工程(1 / 2)

随着陈远了解到强制进化病毒的信息,系统上也多了一列灾害:【强制进化病毒感染率】。  而微生物活动的说法也得到了系统的承认,信息栏中多出灾害:【地质活跃化:微生物活动激活了休眠火山,从现在开始地震变得频繁】  陈远利用正电子脑植入体技术治愈了漂流城中的深度感染者,并将正电子脑植入体普及化提上日程,并且把治愈方法放到了【信息栏】中。  这样一来,漂流城中的人力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开始进入又一轮产业升级。  从父母得到的电话,他知道父母现在身处西南省份的老家。  虽然山洪肆虐,也导致原来的村子基本被淹,但因为山体结构较为稳定,他们勉强依靠信息栏中的技术勉强在高位稳定的地方站住了脚跟。  原因是村里有一个年轻的乡镇干部对【信息栏】中的技术理解比较到位。  陈远的父母家里人比较多,也不是什么善茬,把几个想入非非的街溜子扔出去后村子一直比较稳定,最近才跟上了全球散装科技的进步,连上了通讯网。  了解到老家地质情况比较稳定后,陈远决定让漂流城定到老家。  漂流过程中途径3号巨型避难城,这里已经俨然建成了一座堡垒,然而陈远却几乎无法在通讯网上看到上面的信息,里面显然实施了更严格的直接管制。  陈远不知道的是,他的【正电子脑植入体】技术在巨型城市中演变为了植入义体产业,并衍生除了植入体管控法令,管控的既是植入体也是人。  同时也有城市发生了暴乱。  不过一场地震掀起了海浪,城市掌权者选择打开罩门,淹没大部分城市,人们被淹在水中,除了少数位于塔顶的人类。  暴乱因此终止,权贵们进行更深度的义体掌控,在这里称其为义体人。  漂流城被浪花打翻了一部分,但伤亡很少,陈远意识到这样的地震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正电子AI的建议下,陈远决定接管瘫痪的3号城市,接走了大量难民并带走了许多高科技工业设备。  过程经过了劝说、战斗以及团结等多个流程。  系统带来了【离子推进器】、【高级流体力学】、【复杂石墨烯工业】、【热辐射图层】等航天相关的技术。  漂流城开始朝着飞行器方向改装。  最终,漂流城第一阶段改装为了能短暂悬空40米的庞然大物,并且躲过了一轮巨大的地震。  等到3号巨型避难城的决策层走出避难塔时,发现城市已经空了。  失去他们曾视之为牛马的劳动力后,这些人被淹没在了地震和浪潮中。  漂流城历经数月抵达了陈远的目的地,位于西南方向的老家,一座地质较为稳定的大型山脉。  此时漂流城已经真正改头换面,依靠大量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供能,俨然是一艘可升天的巨型航母。  外壳为了升天以及悬空性能制造了超大型整流罩,最大升空高度达80米,悬停时间达到5分钟。  底层是菌藻类、蕨菜类植物农场以及生态循环系统,还有给排水循环系统。  中层是居住和工业区,高层是科研和观测区域。  整个城市完全呈现模块化,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和石墨烯材料进行固定,在遇到危急情况时提供断尾求生的选项。  在选定地址后,陈远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以及他们存在于山顶的村落。  村落中一共只剩下了50来人,使用的都是残破不堪的垃圾材料,就像灾害刚开始陈远使用的那些东西一样。  这时陈远才注意到,他想要让幸存者学会生存是对的,但他们真正学会,可能是从现在才开始的。  随着地质活动越来越频繁,山体也开始出现摇晃,而且水浪越来越高。  在信息栏中,陈远发现那些坚挺的核动力航母被摧毁了,这意味着情况恶化的比他想得要快。  科研部的人员发现电网异常,经过多方确认后,系统标注了新的灾害:  【磁极翻转:磁极翻转速度被大幅增快,而且会反复进行】  气象部也发现风浪越来越大,大的不只是浪,还有风,系统又标注了新的灾害:  【飓风:气压正在重新体现出差异,一个持续性的,将肆虐全球的超级飓风正在生成,飓风将长期存在于地球上,祈祷不要碰到它。】  考虑到飓风、磁极翻转以及可能存在的大规模火山爆发,陈远决定将漂流城升至平流层。  巨大的能源消耗意味着陈远需要考虑更持续性的能源来源,于是他将目光投入了天上。  最终,陈远制定了先将漂流城模块化升至平流层,然后从平台上发射太阳帆的计划。  无线射频技术在太空中损耗很低,几乎没有损耗,直接发射太阳风帆阵列,配合大规模的无线输电系统,可以获得稳定,几乎不会停滞的能源。  一边发射平台,一边发射太阳帆达成能源平衡,他们可以在天上建造新的城市。  唯一的问题是耗费的材料巨大,陈远决定利用【信息栏】发布任务。  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信息栏】发布的任务下开始行动收集材料,制造无人机。  有了两年多的铺垫,人类的平均智力已经大大提升,那些克服了幻觉的人行动力更是强悍。  为了保障项目高效进行,陈远设计了【信息栏】工程:环方夏空中物流网络。  利用太阳风帆的能源,以及电离层无线输电技术,在空中构建无人机充电群落,然后进行物流活动。  无人机在高层空间充电,从下方获取物资后在平流层进行高速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