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幻想中的超广域无线电网,现实中的困境(1 / 2)

陈远一边上线了技术,一边等待着飞吴物流公司的回应。  有了无人机的范例,这次花费生存点购买技术的速度瞬间快了不少。  尤其是那些明显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红点,他们几乎是一瞬间买下了技术。  对此情况,陈远笑了笑--这次兑换的技术不再像是【基础物流无人机】那么粗暴了。  基础无人机中的设计是通用的,但要具体设计出适合当前情况的发电站和无线输电设施,那得吃透了技术,然后自己设计。  严格来讲,【水轮发电基础知识及设计范式】技术根本不是什么黑科技,最起码对于社会机构级别的势力来说不是。  甚至还不如火力发电里的超高压机组厉害--就是俗称的烧开水发电。  设计范式也只是省去了亲自实验的麻烦,利用之前的低强度碳纤维,构造了几种机械能转化效率较高的范式。  但实际上,无论是设计还是材料选择,工程上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设计都很重要。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其中较为重要的设计范式,是一种涡轮水力发电机设计。  这种涡轮水力发电技术需要在有落差的河流的上层水面构建涡轮叶片,激荡的水流顺着曲面进水口进入,然后顺着落水口朝下层流去,在落水口附近形成流速极快的涡流。  涡流带动叶片,从而带动转子在磁场中高速旋转,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实际上对于大型的集体而言,这种设计目前来说意义不大。  但对于艰难求生的散户来说,多少还是有点用的。  从制造难度来说,就算他们做不出这种小型的涡轮水力发电机,只要愿意学,弄个人力发电机还是很有希望的。  要想在末世中活下来,什么都不会可不行。  其次是【无线供电技术原理及设计范式】。  无线供电技术也不是什么难题,无非就是利用磁共振或射频技术实现不经过电缆的电力传输。  旧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减少传输过程中的逸散。  而外挂在这个地方又给了陈远有一种新的导电碳纤维材料。  下限是在随处可见的铜线或是其他导电线路中糅合碳纤维,从而得到导电性略高于银导体的导电材料。  上限,是一种石墨烯。  不过制取比较复杂--对陈远来说比较复杂,他手头上可没有合格的设备。  导电性优异的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无线输电的损耗。  除了导电材料的选择外,剩下可改进的大多都是设计上的问题。  射频技术的天线设计、频率的选择和调谐、磁共振技术的耦合技术,以及能量管理策略。  陈远给出了几种范式。  其中使用磁共振技术的范式非常简单,在百米内每输送1w功率需要消耗6-8w功率,但超过百米的效率会极具降低。  好处是这种传输方式方向性很弱,不需要专门的发射和接收天线。  同时在方圆千米范围内的磁共振设备越多,其损耗会越低,最终维持在每输送1w功率,消耗5w功率的水平。  换句话说,这就是散户用的。  配合可以安装在下水道口这种地方的小型涡轮电机,可以提供勉强维持生活的电能。  其次,在千米范围内,可以设置一个规模更大的射频无线输电装置,通过天线传输电能。  在更广区域,指千米级别的范围内,实现损耗不超过50%的高效传输。  在这个范围上,陈远将其称之为区域无线电网。  而更广阔的空间,就需要更大级别的工程--  这是个巨大的跨度,通过在广阔的空地上建造大型发射阵列,使用低频信号,利用地球电离层进行无线输电。  好处是,这种传输几乎是覆盖全球的,而且就算在雨云覆盖的情况下,效率也是最高的。  这种电网,陈远将其称之为超广域无线电网。  坏处是...所有人都可以尝试截获电能。  陈远将控制算法都阉割了,理论上他可以自由控制电能流向,将其打造为支付【生存点】获得电能的贸易网。  但实际上,他虽然将这个范式放到了【商城】里,却明白这不可能实现。  最起码现在不可能。  就在大雨降下之前,世界还在打仗呢--贸易战、代理人战争、小规模战争...等等。  就算人类不互相猜忌,也没有主动建造大规模工程给一个...外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做嫁衣的习惯。  陈远微微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穿越了,身处上一个和蔼可亲,各国友好互助,国家万众一心的美好社会,他一定把技术直接上交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但没办法,这毕竟是异世界了,直接上交社会机构,被切片的概率不小。  就算不被切片,被卷入各种各样的权力纠纷可能更为致命。  总之,指望人们面对天灾就联合起来,不太现实。  不过不管怎样,该上线的任务,该做的引导还是要做的。  【发布任务:改造蜂巢柜】  【描述:在蜂巢柜上加装无线输电接发收装置以及电能储蓄装置】  【奖励:2点生存点】  【发布长期任务:提供电力】  【描述:提供电力至蜂巢储能装置中】  【奖励:0.2生存点/度电】  【发布大型构造任务:超广域无线电网】  【描述:构造超广域无线电网接发收阵列,并为其提供电力】  【奖励:将在完成后进行特殊核算】  滴。  手机响了起来,陈远看到飞吴物流公司回应了。  “陈先生,您想要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