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穆语涵(1 / 2)

分布式炼丹 赵癸卯 1111 字 2023-06-18

“如果电子档案能普及就好了……”  牟玉冰看着一排学生档案,不知所措。  档案杂乱地堆在并排的五个柜子里,没有标签,没有分类,有的躺着,有的横着。  负责整理档案的已经办理了内部退休的老师,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提前养老,能指望他来整理一次档案,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猴年马月。牟玉冰忽然失笑,这也快到了。  “林铭才转校过来,档案应该刚放进去,应该靠外吧,为什么没找到……不会还没送过来吧。”  “牟老师,找啥呢?”一个路过的男性老师停下来问道。  “我们班那个新的转校生的档案,你知道在哪吗?”  “你看桌子上的那份是不是,那是还没往柜子里摆的,等老高回来收拾呢。”男老师指了指档案柜前面的大方桌。  牟玉冰回头一看,有一堆档案。在最顶上的,赫然是林铭。  “谢了,宗老师。”牟玉冰笑道。然后拿起林铭的学生档案。  奇怪,刚才这里是空的啊。看花眼了?  “害。没什么事我去上课了。”  “是我们班的数学课吗。”  “对。”  “那你帮我多关照一下这个林铭,”牟玉冰晃了一下手上的档案,“是个体育生。”  “朋友家的孩子?没问题。”宗哲刚说完,就听到了上课铃声,连忙往教室的方向走去。  牟玉冰一圈圈解开封印住档案的绳子,里面掉落出几张纸:个人信息表,学籍信息,小升初成绩单,中考成绩单。  手一抖。还真有可能是朋友家的孩子。  难怪看起来熟悉呢。  林铭个人信息表的家庭一栏,只写了一行:穆语涵,母亲,个体户。  “好多年没联系语涵了啊,”牟玉冰一只手拿着档案,另一只手试图把这张纸抚平。像是抚平自己的回忆。“这么多年同学聚会,都没有联系到她。个体户?自己做生意,比较忙?”  “林铭还是单亲家庭?”  想到林铭是体育生的身份,牟玉冰觉得自己的推断具备一定的合理成分:如果说音乐生和美术生可能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刻意的选择,体育生就真的是绝大部分是疏于管教,文化课的成绩实在是跟不上。  牟玉冰打开手机通讯录,找到备注为“冰冰”的号码,拨了出去。  嘟,嘟,嘟。半晌,无人接听。  “算了,晚上等林铭过来,我问问他家庭的情况。”  牟玉冰回到文学教研组,开始为下周的文学课备课。  ……  周五一天课,林铭感觉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了各科老师的关注对象。  化学课,老师让林铭全副武装起来,做一个卤族元素实验,林铭莫名觉得这个操作有点熟悉,先这样,后这样,观察,测量,报告完成。  数学课,林铭被叫上去做题,做完一个,宗哲让他自己讲一下解题思路。下课时,宗哲心里想的是:“这孩子做体育生可惜了啊,怎么想的。”  作文课……林铭没有参加。  被体育部的老师拉到田径运动场跑了一遍八百米,跑完像个八爪鱼一样贴在塑胶跑道上装死,跑得体育部老师连连摇头:“这孩子家里人怎么敢让他练体育啊,体质也太差了。不然跟他班主任商量商量,还是回去学文化课比较……安全。”  ……  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天色阴沉,空气湿润,一场大雨的前奏。  马上双休,走读的学生们都回家了,住校的学生们不是呼朋唤友去学校篮球场打球,就是溜出去上网。  林铭依然没想起来自己是否有家可归,一个人上楼,来到文学教研组。  办公室只剩牟玉冰一人在翻一本《柯林斯中阶英汉词典》,为下周的文学课做准备。文学课是以中文作品赏析和写作为主,不过对于尖子生的班级,牟玉冰会根据学习进度,适时补充一些英文原著,这样学生们就会对高考的文学附加题得分的把握更大一些。  “牟老师。”底气不足的问候。  “坐吧。”  林铭从隔壁办公桌搬了个凳子坐下。  “说说你家里的情况?”  林铭显得有些拘谨,很快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老师。”  牟玉冰盯着林铭看了半晌,心里推测大概是不愿意讲,只好作罢,继续问道:“那你说一下,你为什么要学体育?”  林铭继续摇头。随后,很快道:“因为我体质太差?”  牟玉冰笑道:“班里体质比你差的多了去了,你这个理由说服不了我。”  “那是我对自己要求高?”林铭用试探的语气说道。  “噗,”牟玉冰没忍住,心想这个学生挺可爱的,说话的架势跟他母亲非常像,“你不愿意说就算了。不过你应该知道,人应该扬长避短,高考是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你现在的情况选择体育路线肯定是非常吃亏的。”  “嗯。”  “只要你在文化课上多下一点功夫,期中考试后,肯定可以转到那两个尖子生班。尖子生班的师资力量要比现在的班级更强,进步会更快。现在才高一,你完全跟得上尖子班的上课节奏。”  “嗯。”  “我听说体育部最近在训练你们跑八百米,其他同学一天下午能跑三次,你跑一次,老师就不忍心看你跑了。”  “嗯。”  “所以,我跟体育部老师说一下,以后训练不叫你了,专心准备文化课吧。”  牟玉冰把提前准备的说辞一股脑说完,心想经过这一番劝导,林铭必然恍然大悟,迷途知返。虽然自己的班里要失去一个学霸了,但是根据今天各科老师的反馈,尖子生班显然更适合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