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平凡人生8(1 / 2)

五年(七十年代小学是五年制)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杨玉翠现在也是杨妈的宝贝疙瘩,安心让她准备小升初考试。按照这些年的认真学习和现在的成绩,杨玉翠并不担心。

等杨玉翠拿到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杨学迫不及待地带着妹妹到杨姥爷家玩了。

暑假夏天的河水暖而不腻,爽而不凉,杨学和小伙伴们下了水就不肯上来。杨玉翠和五表姐跟在大舅娘后面,大舅娘拿了一根很长的竹竿气势汹汹地往河边走去。

大舅娘用长竹竿抽打那帮男孩子们,杨学只能拼了命地往岸边赶,杨玉翠在岸边笑得不能自已。

杨学游上来,站在杨玉翠边上,怒目圆瞪:“翠翠,是不是你告状?小告状精!”

五表姐双手叉腰道:“是我告的状,你们这群不听话的,大人不在,还敢来这条河,这个差点淹死个人!”

杨玉翠也学五表姐叉腰道:“就是,你们活该!”

大人们下工,有些大人带着孩子去河里泡澡,杨玉翠跟着一起去踩水泡脚。河水清澈见底,中间很深,只在岸边玩水。

对于勤劳的孩子而言,游泳的时候会挖点泥螺。杨玉翠不会挖泥螺,五表姐在河里石头缝慢慢摸,时不时抓一些泥螺,扔到带来的竹篓里,杨学那帮男孩子们的收获就更多了。

夏夜傍晚,杨玉翠就搬起板凳到门口听大人们“讲故事”。讲什么的都有,从村里的八卦,到镇里的,到县里的。从三姑六婆到神仙志怪,五花八门。如《白蛇传》《叶飞三下江南》《聊斋》和“铁丝子头发、蓝眼睛”的《鬼老婆儿》,杨玉翠被几个小伙伴们吓得一乍一乍的。闻着从远处传过来的青草味,听着恐怖的情节,满天繁星,传来几声犬吠,虽然知道是假的,也吓得瑟瑟发抖。

周家是有煤油灯,杨姥爷舍不得花钱去买煤油,都是把松子树蔸剥皮后,取里面的松脂树油放在碗里用来照明。

晚上门口蚊虫多,杨姥爷用艾蒿草烧火四处熏蚊虫。杨姥姥手里都拿着把芭蕉扇,这里扇扇那里扑扑。有的人爱走家串户,一边跟邻居打招呼,互相寒暄“饭吃过了吗”。

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玩闹,兴高采烈地去捉萤火虫。杨玉翠也跟着去抓,捉几只放进塑料瓶里,一闪一闪很是好看,只不过捉过萤火虫的手上臭烘烘的很不好闻。

杨学一帮男孩子从供销社回来,急哄哄拿着背篓去外面薅槐树叶。

五堂姐周秀芸喊道“杨学,你们干啥呢?家里就有槐树叶,跑山上去干啥?”

杨学赶紧拦住表妹:“大芸,小点声,刚刚我们在供销社,听柜员说收晒干的槐树叶,咱们去外面摘,晒好让大舅拿去卖给供销社。”

周秀芸诧异,问道:“这槐树叶在乡下到处都是,咋可能卖钱?”

杨学淡定回复:“反正也只是摘树叶和晒一下,供销社不收,咱留着自家泡着喝,没啥损失。要是供销社收,那也是笔来钱的路子!”

乡下除了每天下地拿公分,还要到年底才结算,没啥来钱的路子,现在有个挣钱的方法,这帮男孩子能不兴奋吗。

周秀芸和杨玉翠也跟着去山上帮忙摘槐树叶,大家差点薅秃了两棵槐树。把槐树叶在河里洗干净,用竹匾把洗干净的槐树叶摊开晾晒。夏天天气炎热,晒了三五天就非常干燥,再把晒好的槐树叶用蛇皮袋装起来。

“大舅,这是我们这些天弄出来的,您看帮我们去卖一下,好吗?”杨学缠着杨大舅道。

杨大舅问道:“大学,你这是乱来,咱们都没听说这是,你咋知道?”

杨学有些讪讪笑:“我是看到有人拿着蛇皮袋进供销社里面,蹲在窗户下面偷听的,他们收槐树叶6分钱一斤!大舅,你去问问,要是收,咱也是挣钱。”

杨大舅拗不过杨学,跟大队长请半天假,背着那蛇皮袋的槐树叶去供销社。

杨大舅手里拿着七块八毛,有些不敢置信。这些槐树叶在村子烂在地上的不知有多少,现在杨大舅心痛那些烂掉的叶子,这都是钱啊!

杨玉翠分到一块钱,开心极了,这是她个人挣到的钱!

山乡野趣的暑假悠闲自在又欢乐,很快又回到了校园。

九月一日到县一中报道,初一有7个班,杨玉翠她们班有37人。和她同校同班的有胡书情、陈春燕、周楷都在初一二班,沈桂香、王群、赵卫东在初一一班。陈春燕在杨玉翠和沈桂香的教学下,卡在吊车尾过了县一中录取线。

初中的学习压力比小学大多了,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政治、体育、劳动等课程。

班主任是个带眼镜、三十出头的男老师,斯斯文文的,叫姚明琛。

姚老师教数学、物理、化学。姚老师讲课时很严肃,声音很洪亮,板书很规范,字迹也工整,讲数学、物理、化学时作图很认真,是个严肃认为的老师。

教语文、音乐的是一位女老师,温柔大方,叫马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