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平凡人生6(1 / 2)

纺织厂小学教室里的前后墙上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斑驳的墙两边贴着闻名科学家的头像和一句名言名句。

看着这本很有特色的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除了拼音和积极向上、朗朗上口的小短句,就是这个时代特色的伟人语录。学习并不困难,杨玉翠无聊就在本子上慢慢练习写字,以后考试,字迹很重要,可不能马虎。

现在的课程与后世的各式各样课程不一样,现在杨玉翠学习的内容只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以及劳动。

语文数学自是不必提,音乐课是班主任黄老师兼语文老师兼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唱《一分钱》、《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我是公社小社员》等等歌曲。

体育课 ,就是在学校空地里疯玩。跳绳 、 跳房子 、 弹玻璃珠 、 拍纸盒 、 翻手绳、 踢毛毽儿 ,还有老鹰抓小鸡等等。

劳动课,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和后世劳动课扫大街、搞卫生相比,现在的劳动课可辛苦多了,是真正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

纺织厂小学有学农基地,一口鱼塘、三亩稻田、一垄菜地,都在小学附近。

一周两次劳动课,插秧苗、切稻草、搬砖头、搬木头、平整道路等等重活,大多数是高年级的学生去做。像杨玉翠这种一年级生,暂时不用干重活。比较轻的活,像搓草绳、捡稻穗、打猪草等等,都要跟着老师做。

这个时代的孩子,在家里都是要帮忙干活,没有人喊苦喊累。况且小孩子都喜欢热闹,越是大集体活动,人越多,越混乱,越是来劲。

杨玉翠每天和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学,沈桂香和陈春燕是固定小伙伴,还有一个是胡书晴。胡书晴是意外加入的,她爸是从大城市里调来的,现在是纺织厂新来的宣传部主任。胡书晴有些清高小傲娇,看不上小县城,对班里很多人都是爱答不理,导致整个班几乎全部人孤立她。

身为副班长的沈桂香站出来,批评了带头孤立胡书晴的小同学,真诚邀请胡书晴加入她们的小团体,每天上下学。

四个小姑娘沉默地走着,学校附近街道墙面上有很多批林批孔的漫画和大字报 ,经常更换 。每次路过,杨玉翠都看看有没有新的。

沈桂香尝试打破沉默,用活力四射的声音道:“我家里有鸡毛、狗毛做的毛健儿,颜色鲜亮,看起来神气极了。是哥哥姐姐们给我做,等会我们在院里一起踢毽子?”

陈春燕低着头,有些讷讷道:“我还要回家洗衣做饭,踢不了。”陈春燕他妈前几年生了个男娃,她大哥没考上高中,顶了她妈的班。她妈为了挣钱,除了带孩子就是糊火柴盒,其他的活基本都是她在干。

“不就是一个鸡毛毽子,少见多怪。”胡书晴轻哼道。

杨玉翠赶紧道:“我踢得还不是很好,香香你等会教我。”

沈桂香想到小伙伴差劲的踢毽子,安慰道:“翠翠你放心,我等会教你技巧。”

转头对陈春燕说:“燕子你得空了就过来,我们一直在院子等你。”

胡书晴见没人搭理她,抬起小下巴傲娇对杨玉翠说:“我踢毽子可好了,等会我教你。”

“......哦”杨玉翠看她那臭屁的小模样,手指有些痒痒的。

“那等会我和晴晴你比赛,看你厉害不厉害!”

“谁是晴晴?请叫我胡书晴或者胡同志!”胡书晴有些炸毛。

沈桂香无辜道:“叫胡书晴太见外了,我们班有两个姓胡的,叫胡同志谁知道在喊你?叫书书就更奇怪了。”

胡书晴被噎住了,无奈地接受“晴晴”的称呼。

杨玉翠前世不会踢毽子,这一世是刚开始学的,最多能连踢三个就掉了。胡书晴跳毽子踢得很不错,一下又一下,动作还很优美。

杨玉翠赞叹道:“晴晴,你好厉害,踢得像跳舞!”

沈桂香也是一脸赞叹:“是啊,虽然我赢了,可是我踢得没有你好看!”

“那是,我之前在少年宫练过舞蹈!”胡书晴骄傲道。

随后有些失落:“在这里都没有少年宫。”

胡书情原先每周去一次少年宫,学校活动表演都有她,现在来到这个县城,连少年宫都没有。

沈桂香安慰她: “没事的,以后班里有上台表演,你有舞蹈基础,肯定能选上”

杨玉翠也跟着说:“是啊,咱们学校会舞蹈的都很少,以后有跳舞,你一定是带队的!”

胡书晴是个很好哄的性子,又傲娇道:“那是,我是最棒的,以后我带队,我选你两进我的队。”

陈春燕在三楼望了眼筒子楼院子,沈桂香她们仨在院子里踢毽子玩,很是羡慕。她要洗全家衣服和做饭,她姐要帮糊火柴盒挣钱,家里的卫生还没也搞。

陈春燕家和杨玉翠家差不多,也只有二十多平,一家七口人挤在一起。原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