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元寺丞的护身符(1 / 2)

元博带着五千兵马风风火火赶来,虽是赶不上拦截柳无情,却是看到了自己的死亡“预告”。 天下第一杀手的死亡预告,还是极有分量的,并不是说说而已。 元博心中苦闷不已,见到这样的留书,他倒不担心自己私闯国公府的秘密被人知道。 因为,此时上官锦和柳无情的“勾结”已经坐实,柳无情要杀元博,可能是受到了上官锦的指使,并不会有人轻易想到元博私底下和柳无情有什么交集。 但有一点令众人纳闷的是,上官锦既有柳无情相助,为何不逃出诏狱? 对此,在元博想来,或许是为了他那三族人的性命着想。 上官锦一人逃走容易,但其他人必会被马上斩首。 他留下,或许是一种潜在的交换。 这时,大理寺门口处。 武昭青站了出来,略带一丝幸灾乐祸,道:“哎呀!看看是谁在自作聪明,带着白羽兵去城外跑步。没想到柳无情突然杀来,却是要取人性命。呵呵,元大人,你自求多福吧。” 元博不卑不亢道:“武大人这是在笑我?我大理寺精兵强将,岂会怕他一介藏头露尾的杀手?你若是想盼着我死,那就是白高兴了。” 武昭青却笑道:“元大人的意思是想公器私用?现在还不知道柳无情为何要扬言杀你,如果是公事,你动用白羽兵,无可厚非。但若是柳无情有私人理由要杀你,你调动白羽兵,便是公器私用。本官这就参你一本,而且连夜上书御史台。” 元博瞪大了眼睛:“你...” 武昭青此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原则上,如果无正当理由,调动兵马只为保护一人,那就是僭越乱权。 当然,皇帝除外。 柳无情的留书,反倒成了武昭青对付元博的“武器”。 三日后,元博要是死在柳无情手下,便相当于帮武昭青除去了一个对手。 而元博要是贸然动用白羽卫自保,他也可借机弹劾,摘掉元博的官位。 可谓是双向得利。 元博冷哼了一声,“那好!武大人就看我三日后是否必死。但今日由你值夜,逆贼闯入。你指挥不周,令兵员折损严重,写好禀查文书交上来。若有失职之嫌,本官先以代卿之权,将你打入诏狱再说。哼!” “五千白羽兵听令,戒严附近几条街道,闲人勿进。武大人没有写好禀查文书之前,不可放他离开。违令者,军法处置。” 五千白羽兵异口同声,喊了一声“遵命”,巨大的喊声响彻了京城一角,也吓了武昭青一跳。 万宗德将寺卿腰牌交给元博,便是要元博代管大理寺的意思。 若在万宗德回来之前,没有一个比万宗德职位更高的直属上司出现。 那么元博凭借腰牌,在大理寺便是“一言九鼎”,白羽兵莫敢不从。 说完,元博甩袖就走。 走回家的路上,崔三不无忧虑的说道:“头儿,这事不好办啊。江湖传闻,柳无情言出必行,不达目的绝不罢手。他既声称要杀你,恐怕真的会...” 元博深沉点头:“我知道。我与他碰过面,此人深不可测。仅出留手的一剑,我便知不是他对手。他若要杀我,白羽兵能挡一时,不可能永远挡住。” “那怎么办?” “见步行步吧!或许我们能在三日之内说服上官锦,让他自愿拦住柳无情。” 张余却道:“这几乎不可能,上官锦若愿相信你,便不会让你柳无情来杀你。要知道这位魏国公的倔强,在朝中可是有目共睹的。他认定的事情,万难改变。不过,想要拦住柳无情,却并非只有上官锦一人。大人身边也有一位。” 闻言,元博略微沉思,便想到了上官玉清。 下一刻,便顿悟道:“对呀,我怎么就想不到她呢?走,赶紧回去。” 一想起上官玉清,元博这才记得自己黄昏的时候出门,现在已经是深夜,而大小姐似乎还没吃饭。 大小姐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平常身边都有侍女伺候,动手能力极差。 元博几人出来这么久,又不准她出门,大小姐不会给饿死了吧? 但刚走出几步,元博想起了一些事,将怀中武昭青给他的一千两银票交给崔三,道:“三,我刚搬家,还没来得及购置存粮。明日你去帮我办这事,现在你先回家拿些食物来。我们男人大老粗一日不食可以,那位大小姐可不行。” 崔三接过银票,却尴尬道:“头儿,我孤家寡人的,平时都在外面对付,家里哪有东西吃?” 令元博一呆。 这三更半夜,也无处去买现成的食物。 张余白了两人一眼,显然很鄙夷眼前这两个很不会过生活的男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回去取。” 元博一喜:“好的,小余儿。” 说完,便拉着崔三快走。 张余微微一愣,皱眉自语了一句:“他怎么知道我的小名叫小渔儿?额...他不会还知道其他吧?” 张余,本名张渔,却是因为某些缘故,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随后,张余绕过所有人的眼线,来到了此前和元博见过的“张府”。 守在张府门口的两名银甲卫兵见到张余走来,竟抬手喊了一声“小姐”,但张余并未理会。 进入府中,巡夜的护院一见她,无不躬身让道。 而张余却直入厨房边上的鸡舍,二话不说抓了两只大肥鸡,就往回走。 路过正厅时,却忽然被一人叫住,正是这座宅邸的主人,宣威武侯,三品将军,张风晓。 “等等,来了也不跟为父说一声,至少也该去给你母亲上柱香吧?” 张凤晓一身便服,夜半十分竟也没睡,突然现身说道。 张余停住脚步,从怀中取出一锭银两丢了过去,道:“我的事,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