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第 351 章 珍贵的猪食槽和鞋样子(2 / 3)

赶了出来。

只有负责直播的两个摄像小哥,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因为此刻,他们的直播间人数,已经飙升到了恐怖的四千多万人

综艺节目直播现场,疑似买到了文物,而且还不止一个。

这个消息简直是太劲爆了

文物专家们还没拿出鉴定结果呢,热搜就已经出来了。

一时间,无数网友蜂拥而至,蹲守在直播间,大家都想知道,节目组花几十块钱买下来的,到底是个什么宝贝。

结果当然没那么快出来。

不说那个被当成猪食槽的石槽,表面沾满了油腻腻的猪食残渣,需要带回去小心清理掉表面的附着物。

就是那个神秘的石鼓,别的不说,就光是外面用石皮包了一层,就能猜到,里面肯定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不然为什么要搞一层石皮,把里面的东西包起来呢

两个疑似文物的物件,很快被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搬到了车上,准备带回去仔细清理。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还找到卫昇,问他们,这两个石鼓,还有那个猪食槽,是在谁家买来的。

卫昇不得不先给老乡洗脱嫌疑,仔细解释了意外买下这两样东西的过程。

“我们本来是想找老乡们,买点老物件,装饰一下客栈和客房,我觉得卖给我东西的老乡,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个猪食槽,是因为下面破了一个洞,本来就是老乡丢在院子里的垃圾,我看到下面有洞,想着拿回来做个花盆,看着又古朴,又很有农家小院的感觉,就花了五块钱,把这个破食槽给买下来了。”

听到卫昇说这个石槽才花了五块钱,工作人员嘴角抽搐了一下。

确实,老乡们贩卖文物的嫌疑可以洗脱了。

毕竟,谁会为了五块钱,把这么个宝贝给卖了呢

五块钱呵现在一根雪糕都不止五块钱了好吗

紧接着又听到卫昇说

“还有这两个石鼓,本来是老乡家拿来盖压洋灰缸的,我看这两个石鼓圆墩墩,挺可爱的,打算拿来放在客栈门口两边,做个装饰,就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下来。”

“老乡还觉得过意不去,送了我两个秧马。”

“对了,秧马你们要吗”

工作人员嘴角再次抽搐了两下“谢谢,秧马就不必了,我们做的是文物保护,不是民俗传承。卫先生如果想要捐赠这对秧马的话,可以联系一下本地的民俗文化纪念馆。”

卫昇迅速改变了主意“那算了”

只要私人收藏不犯法,他为什么不能搞一对秧马来装饰自家民宿

接连发现了两个疑似文物的东西,接下来,再清理这些老物件的时候,几个嘉宾都忍不住蹑手蹑脚的,生怕一不小心,毁坏了什么文物。本来只是想在娱乐圈恰饭的,结果被抓进去吃免费饭,那就搞笑了。

卫昇也觉得范小胖这双手有点邪门,决定不让他碰那些大件了。

“小宝,你去把那个鞋样子整理一下,回头我找人塑封保护起来,放到客栈大厅做展示。”

现在他们穿的鞋子都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很少有纯手工纳鞋底做出来的布鞋了,这种做布鞋的鞋样子,也早就没人会收藏了。

卫昇听姥姥说过,她们那个年代,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人手一本“鞋样子”。

大人的,小孩的,公婆的,爸妈的

一般一副鞋样子由两个鞋底和一个鞋面组成。

那个年代手工做的千层底布鞋,之所以穿着合脚舒适,主要是因为每一双鞋都是根据各人的脚型测量好鞋样子,然后再根据鞋样子做出来的,私人订制,当然比流水线上的标准尺码更合脚。

卫昇花二十块钱一本收上来的这本鞋样子,里面的鞋样子大多都是旧报纸、旧书、纸烟壳剪出来的,后面还用钢笔字,仔细标注了这是谁的鞋样子。

范家宝看得十分稀奇。

别看他是农村长大的,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还真没见过这种老式的鞋样子。

范家宝的奶奶和妈妈,也会自己在家做鞋。不过,她们用的鞋底子,不是自己用破布片糊出来的千层底,而是那种发泡橡胶加工的鞋底子,几块钱一双,又轻便又防滑,而且不像千层底做起来那么麻烦,想做鞋了,拿钱去小店买一双鞋底子就行。

卫昇以为让范小胖远离大件物品,就能避免他那双带财的小胖手开出文物了。

结果没想到,他这边正在洗刷那两个秧马呢,就听到范家宝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