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2 / 4)

正的“最底层”。

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家就是标准的城市底层小老百姓。现在看来,人均一套房、有稳定退休金、还有子女赡养的老人,真的不能算是最底层。

最起码,卫昇他们小区的退休老人虽然抠门,但不会像这些贫困孤寡老人一样,住在逼仄的老房子里,家里一多半地方,都被捡来的矿泉水瓶、废纸壳之类的堆满了。

这些老人,很多都是那个年代的下岗工人,一辈子没有交过社保,因为经济困难,当年也没有补缴,退休后那点低保,在飞涨的物价压榨下,以前还能勉强温饱,这两年竟连温饱都很难维持了。

听街道的人说,在社会救援介入之前,这些贫困、孤寡老人们,已经落魄到捡废品贴补日常开销了,还经常结伴坐免费的公交车,去大超市抢购平价肉蛋、各种打折处理几毛钱一斤的蔬菜水果……

直到现在,这些老人也从来不买油吃。因为街道每年过年前,都会筹集一笔善款去慰问一下,考虑到老人们的实际需要,慰问品通常都是两袋米、两桶油、两袋面粉之类的。

而这些老人,就靠着这二十斤菜籽油,抠抠搜搜地吃完一整年。反正他们年纪大了,平时也不能吃重油重盐的饭菜,通常都是英用隔夜的剩饭和菜市场捡来的菜叶子煮一大锅菜粥,上面滴几滴菜籽油,这样就能吃一整天了。

但这样的饭菜,几乎毫无营养,时间久了,在饭菜上省下来的钱,反倒全部贡献给了医院,有些老人常年病痛,又舍不得花钱看病买药,就只能拿止疼药扛着,反正能活多久活多久,这样的生活,本来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节目组深入调查过这些贫困孤寡老人的生活,和街道商量之后,决定把善款一分为二,一部分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发到老人们手里,用于平时贴补家用。

另一部分,则换成社区食堂的饭卡、连锁药店储值卡等等,每年按照一定额度给老人们配好,尽量让他们能保证每天两顿的食堂营养餐,也不至于没钱买一些常用药。

从海棠苑街道回来之后,卫昇和沈轶他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很多人,包括他们自己,以前都觉得农村的孤寡老人生活更困难,结果没想到,现实狠狠扇了他们一巴掌。

在这座水泥森林里,城市里那些没有儿女赡养、又没有退休金的贫困老人,才是真正的“老无所依”。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老去,就已经破产,之所以没有卖掉唯一的一套房子,不是不想用这笔钱养老,而是因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

在城市里,像他们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去世的高龄老人,是没人愿意租房子给他们的。

而还有一些比他们更加凄惨的贫困老人,前些年被所谓“以房养老”的骗局给骗了,非但钱没拿到,唯一的栖身之所也被骗子骗走了……

“看来,这个网络公司,咱们得多用点心思了啊!”沈轶感慨道。

这些老人很多已经丧失了劳动力,根本没办法给他们安排再就业,不是不能劳动,而是不能承担劳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别看这些老人现在没人管,真要有人雇他们去打扫卫生、扫大街,万一死在工作岗位上,你信不信,立刻就有一帮“家属”冲出来,让他们为老人的死负责?反正不赔个几十万,这事儿别想过去!

所以,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个“夕阳红老年直播天团”做大做强,然后用公司赚到的利润,去维持这个“城市贫困孤寡老人救助基金会”的日常运转,包括和相关部门一起分担老人的一部分生活费和医药费,以及老人们万一遇到什么意外,临时需要筹集的救助金之类的。

就在此时,其他三人听到卫昇在旁边嘀咕道——

“今年就算了,那些慰问品,只能让基金会花钱买。明年必须得多找几个金主爸爸薅羊毛去了……”

沈轶等人:“……”

这都能行?

嗯~怎么不行呢?

很快,卫昇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羊毛薅得巧,金主爸爸少不了。

“一号受害者”,便是卫昇最早的一批金主,李记调味料。

自从冠名权被财大气粗的何家夺走之后,李记的李总着实郁闷了很久。

毕竟当初他们也没预料到,卫昇这么个体制内的打工人,居然还能有这样的造化,成了周明星旗下力捧的当红艺人……早知道他们就砸钱跟何家battle一下了。

然鹅世上没有后悔药。

发现《重走扶贫路》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之后,听说今年何亚茹这个女人又向节目组追加了一个亿,要和节目组一起帮扶那些困难群众。

想到这一个亿,不知道要卖多少瓶酱油才能赚回来,李总的心都在滴血!

谁知道,就在此时,他们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