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谈判难(1 / 3)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871 字 2023-06-17

既然决定多家合伙, 程丹若就不再逐一见客,直接把两位商号的东家约到了一个时间。

谈话地点还是在三堂,不过, 这次她是在东次间见的客。

东次间的格局也很规整, 北面是炕, 中有炕桌, 搭着大红的靠背引枕, 下面是两把交椅, 面前各有一脚踏。

程丹若坐上首, 两位东家谦让一番, 最后是宝源号的东家坐了下手第一位, 年轻些的昌顺号坐了次座。

丫鬟上茶,玛瑙在她身侧立定。

竹帘高高卷起, 微微的凉风穿进屋里。

程丹若仔细观察两位客人。

宝源号的东家年纪已经不小了, 须发皆白,穿着上好的绸缎,腰间系的玉佩, 身上悬挂的佛珠, 无一不是上等精品。

大约是见惯了风雨, 也可能背后有更硬的靠山, 他看起来从容不迫, 并没有多少商户见到官眷的敬畏和讨好。

而昌顺号的东家,看起来就年轻得多了。

大概三十多岁,留着短短的胡须,穿着棉布道袍, 头戴方巾, 手拿折扇, 看起来就好像一个普通人家的读书人。

但程丹若莫名直觉,那把扇子恐怕是古董扇,看着就很贵的样子。

她不动声色地扫视过他们,口中仍旧说着场面话:“今日请两位过来,是想聊聊羊毛的事。”

宝源号的东家仗着年纪,率先道:“夫人想赠衣于军士,乃一大善举,我们宝源号必定鼎力相助。”

老狐狸净说废话,看来是想掂量掂量她的能耐了。程丹若点点头,笑道:“贵号仁义。”

又看向昌顺号的东家。

昌顺号的东家倒是更文绉绉一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夫人贤良慈善,乃大同百姓之福啊。”

程丹若忍住不耐,笑道:“过奖了。”

她放下茶盏,决定不多浪费时间:“织毛衣并非易事,如今是夏季,织好也该冬天了。我希望尽快收得羊毛,不知两位可能帮我?”

宝源号的东家慢吞吞地问:“鄙号一定竭尽全力,就是不知道夫人想怎么帮呢?”

程丹若不语,看向昌顺号。

昌顺号的东家道:“其实,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他道,“立夏前,天气炎热,农户多愿意替羊剪毛,可在秋季,羊需要厚毛过冬,恐怕收不上多少。”

她道:“不错,但秋冬也是牛羊肥时,宰羊留下来的毛,也能勉强够用了。”

昌顺号的东家说:“那也得尽快,不知夫人是何章程。”

程丹若不紧不慢道:“二位进衙门的时候,可曾听见孩童的声音?”

昌顺号东家捧哏:“确实,莫非是夫人家的子侄?”

他们早就打探过谢家夫妻的情况,知道程丹若并没有孩子,否则今天提的礼物就不仅仅是金银珠宝了。

但他比宝源号的东家更上心,知道程丹若是本地人,那么,娘家子侄也是很值得讨好的嘛。

“是衙门吏员的子女。”程丹若揭开谜底,“十岁以下的,无论男女,皆可送到夫子院里读点书,识两个字。”

衙门的社学很简单,又关乎所有胥吏的切身福利,所以,谢玄英一吩咐,不出几日,下头的人就把事情安排妥当,效率与平时不可同日而语。

她说,“毛衣需要一人从头织到尾,我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全包揽。正好,各家孩子在此,妇人们抽个下午过来,也能织上一段时间。”

话说到这份上,再不开口就晚了。

宝源号的东家不装了,开口道:“恕老朽直言,这恐怕也织不了多少。”

“织多织少,都是心意。”程丹若滴水不漏。

老狐狸拨弄手里的紫檀佛珠,脑筋转得一点不慢。

宝源号创办已有三十年,经历过不知多少风风雨雨,早年靠山倒了,差点被人蚕食殆尽,他隐忍不发,终于找到新的靠山。

随着那位大人高升,近年来,宝源号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但后台再硬,也不如现管,他一直很注重和父母官的关系。

毛巡抚那里,早就打点过了,以前的常知府家底薄,没少送金银器物,大家也相安无事。

等到谢知府上任,后台专门叫人提了一声,他就有数,仔细打听了来历。

确实惹不起。

所以,今年的中秋礼,他打算亲自操刀,务必送得妥帖厚实,最好能趁机搭上关系。

这可是侯府公子,还这么年轻。

巴结好了,儿孙都不用愁,舒舒服服享富贵就是。

然而,线还没搭上,掌柜传来话,说了毛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