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褪色的童年12(1 / 2)

蒙蒙的事件一度成为了教育专家们的研究案例。经过他们的缜密分析,最后推断出蒙蒙小时候,在成长的关键期,一定遭遇过家庭动荡。所以在某一个特定环境的刺激下,小孩子会突然做出某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可称作应激反应。  只要所处的环境改变,或者稳定下来,她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修复的。  确实如同专家所讲的那样。蒙蒙之后再没有出现过什么反常的行为。  虽然在集体的生活中依然显得力不从心。她像一个孤独的小蘑菇,在群体中安静的生长。不引人注目,也不哗众取宠。  但是,谁也没注意到小女孩一点一点的变化。除了她的妈妈,田箐。自从蒙蒙出了那些事之后,田箐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母亲。是这个小生命在这个世间的引路人,也是第一责任人。  她开始沉静下来,一本一本的阅读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书籍。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从妈妈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的。  蒙蒙一点一点的开始变化着。在妈妈的引导下,她慢慢学会了整理自己的课桌。也慢慢开始学会了阅读。  令田箐惊喜的是,蒙蒙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大。她是个在外部世界缺失力量的孩子,所以会在书籍中获取到新的力量,一种内在的力量。  蒙蒙给张成电话报喜后不久,这个终于想明白了的男人,勇敢的走出了出租屋。许久没见天日的人,脸色显得有些苍白。  他很消瘦。在公园里见到蒙蒙的那一刻,仍然像往常一样的张开了双臂。可是孩子却不似从前,她显得有些迟疑,也有些敏感。最后是被妈妈拉着一起走近了爸爸的。  他给蒙蒙买了个毛毛熊玩具。听到蒙蒙的情况后,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田箐知道他在哭。  按理,他们都该对这个无辜的小女孩说一声抱歉。他们的战争,受伤的却是孩子。  张成没有停留太久就离开了。他也没有太好的状态支撑他继续逗留下去。  虽说婚姻之中,他才是犯错的一方,但其实内里,却仍对田箐怀有余恨。因为,要不是田箐长年累月的不近人情,他也不会被小勤那个贱人迷惑。再者,田箐什么都不用操心,却把孩子带成这样,无论如何,她这个母亲是失职的。  他不肯原谅。但他却厌倦了争吵。只能离开。  即便张成什么都不说,田箐也从他身上看懂了他的想法。  事已至此。他们说普通人的一生,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到老的时候,回头看向来时的路,几多辛苦,几多花田错。  她没有埋怨。她在成长。每天晚上,她看着她的书,蒙蒙看着蒙蒙的书,相安无事,平静和谐。  算起来,在蒙蒙默默成长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在这场家庭事故中成长许多。  蒙蒙的奶奶变得开明了许多。偶尔也会跟爷爷一起来家里探望蒙蒙。她懂得了作为一名老人的唯一作用,就是不干涉。  蒙蒙的外婆则变得开朗了许多,她不再动不动跟田箐争得面红耳赤,也没有再遇到一点小事就喋喋不休。她总是笑眯眯的,尤其在蒙蒙面前。  所有人都在心底替这个孩子捏了一把汗,所有人也在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个孩子。  不知不觉间,蒙蒙的成绩一路稳步上升。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居然考到了全班语文第一的成绩。  此后,她的数学成绩也由过去上下不稳定的状态,稳定到了90分以上。  这一切看起来是令人欣喜的。然而还有另一面,似乎永远都无法改变了。就像一枚钢印,烙在了孩子的灵魂深处。  蒙蒙依然和别的孩子看起来不一样,依然是个胆小的孩子,依然畏惧人群,依然孤独。  当她在书店第一眼见到《悲惨世界》这本书,她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在她幼小的眼里,现实世界之于她而言,诚如这本书一样,就是悲惨世界。  小小的人儿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看得废寝忘食。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每个人却并不能感知到蒙蒙的感知。  在那颗幼小的心灵里,从此植入进了一个名字:冉.阿让。  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朋友。蒙蒙在精神世界里交到的第一个朋友,他的人生丰富了蒙蒙的内心。  当蒙蒙11岁的时候,过去的一切都渐渐的褪了色。犹如沉入水底的石头,一切都恢复如常,又不如常。  张成成了一位打工人,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自主创业对他来说成了一种奢望。只能安心于一间公司,勤勤恳恳的工作,以图新的契机。令他欣慰的是,那两位合伙人新开的公司之后运营得并不理想。  很多当初离开张成公司的客户,也并没有再选择他们。那是张成重新去拜访这些客户后,了解到的信息。  大抵也缘于经济波动上的影响。他们的营运成本据说比张成的公司高。  然而时代在悄悄变化着,自媒体和流量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而流量时代,讲究的不再是质量、规模和精耕细作,而是噱头,眼球经济,以及新一代年轻人这种网络原住民的思维。  所谓的道德感,规则感,并不在这个时代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个时代要的是速成、反叛和刺激。通俗易懂就是如何快速搞钱,怎样刺激畅快的花钱,以及如何牢牢占据住这个世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battle。  习惯了舒适区的中年人,要适应这个时代,还是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的。  田箐开始在网络上尝试写作,虽然还没有什么成绩,但对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