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正式联手(1 / 2)

翌日,庐川县!  “肖总,你好你好~”  “余总,您好您好~”  和余大嘴的见面,期待了几天,但真正见面,肖墨只能说也就那样吧,并没有多少神圣的光环,人还是人,哪怕经过精心打扮和很好的调养,他依旧看得到余大嘴脸上的老态和疲态,是一个五十多岁还在拼命工作的中老年人。  余大嘴一行人一共三人,另外两个人比较年轻,但和余大嘴也相差不大,顶多比余大嘴小五岁左右,都是肖墨的长辈。  肖墨这边就他一个人,见面之前还有些胆怯和紧张,但见面后情绪立即冷静了下来,仿佛平常。  “……肖总,相信你也知道我们菊厂现在的处境。对于你手上的技术,我毫不避讳的讲,我们菊厂迫切想要得到。怎么样,能卖给我们菊厂吗?价钱你开,只要合适,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约,款项今天就可以全额打给你~”  双方落座后,余大嘴也没有说太多有的没的,只是略微寒暄,他就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这次的目的。  而听着他的这番话,肖墨也没有感到意外,他早想好了方案,于是立即回答道:“这技术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上市的可能,还要过段时间~”  余大嘴疑问道:“我看已经有上千台手机进行了优化啊~”  肖墨笑道:“只是上千台而已,难道你们菊厂只有几千台手机而已吗?”  余大嘴听得怔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说道:“这样~肖总,合约我们先签,可以先跑小批量试产,这样就不耽误时间了。每一台手机的优化费用,一口价一百,另外我们再额外支付一笔独家使用费,一个亿你认为怎么样?”  “……”  肖墨直接被干沉默了,心脏“扑通扑通”狂跳了几下。  麻蛋,直接就是一个小目标,这么豪爽的吗?  而他的沉默,余大嘴以为价钱给低了,于是很快又出了一个价:“两个亿!”  “我艹!”  肖墨的眼皮子都在跳动了。  他快速的计算了一下,按一台手机两百块的“优化费”,要想赚到两个亿现金,要优化一百万台手机才能赚得到,这个数量光是用耳朵听就感到绝望。要知道,优化这事现在是他手动干,挨个设置对象选定,不是他一个念头就完事了的。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  当然,市面上的手机十几亿台,哪怕是菊厂的手机,基本上买个牌子都能卖出几百万数千万台。这一百万台的数量,不过是毛毛雨而已,所以两个亿还是很好赚回来的。  答应余大嘴的要求,不过是把这两个亿提前赚到了而已,他甚至损失的更多,因为余大嘴只给了一百块一台的优化费。  沉默了片刻后,肖墨咳嗽两声,缓缓说道:“余总,这也不是不能考虑,只是你们的单价也太低了点,我吃亏啊~”  余大嘴一听这话,心下顿时松了口气,知道这事基本妥了。  “肖总,规模上去了,制造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相信这点你也是认同的。”  余大嘴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游说道:“零散的合作,费时费力还不讨好,影响力也有限。和我们菊厂合作就不同了,你也知道我们菊厂的份量,但凡和我们菊厂合作的公司,哪家不是股价飞升,赚得盆满钵满?肖总选择和我们菊厂合作,一定也是如此。虽然肖总的公司还没上市,但一定可以快速做大做强的……”  “在我这可不是制造成本随着规模的上升而下降,我这是恒定的~”  肖墨一边听着他的说辞,一边在心里暗暗说道:“不过和你们合作一定可以快速做大最强这点,这倒是真的。”  对于余大嘴的这番话,他有不同意的,也有同意的。  的确,和菊厂的合作大有好处,尤其是对他的推广和影响力。  以菊厂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凡能和菊厂合作并且保持稳定供应关系的,只要上市的,基本上一路长虹。有时候,只是一个有意向合作的消息传出,股价都会直接涨停,被无数人追捧。  与之相反,菊厂一个否认的消息传出,相关的企业直接就会跌停。  最显著的例子发生在前不久,菊厂严正声明绝不可能允许一家材料厂商收购他们菊厂入股了的一家企业,那家材料厂商当天就跌停了,上了当天的头版头条新闻。  肖墨现在还记得当时看到这条新闻时,他自己是笑喷了的。那家材料厂商估计无语死了,想蹭菊厂的便宜,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余大嘴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现在的一些行业情况:“……最近形势非常严峻,脱钩持续进行,很多企业不仅利润大减,不断裁员,一些前段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关闭和解散。OPPO的芯片部门,阿里的达摩院部门等等,都是看不到希望了,所以关门大吉了。  在电子消费品这个行业,不是我自吹自擂,也不是我说大话,以后就看我们菊厂的了。我们菊厂是一定不能倒的,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壮大,要扛起大旗来,否则中国的电子消费品行业乃至相关联的一些行业,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所以肖总,我们菊厂是不会放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你的这项技术授权给我们菊厂,也不是我们菊厂一家得利,而是整个行业得利……”  E~  肖墨听得是直呼好家伙,国家大义都拿出来了?  不得不说,肖墨还真被他说得有些热血沸腾了,立即就要答应和菊厂携手,干翻一切帝国主义纸老虎。  但肖墨到底是过了容易被忽悠瘸的少年时期,他只是多想了一下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