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2 / 4)

一人乙女·下山 湘斯 3055 字 2023-06-16

改扮去探听消息,只不过现在她出去都不避张之维。然而今天唐沅却一反常态,又避人耳目夤夜独行,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她获知了碧眼狐狸确切的消息?

张之维直觉并非如此。唐沅虽然忌惮碧眼狐狸,可压根儿不怕她,她那副心神不安的模样,大概也不会是为了武当的石门周圣二人,否则就该是心烦意乱了。他扶着窗棂沉吟半晌,一片寂静之中,只有秋虫唧唧地鸣叫。淡淡的月色浸在窗纸上,一格一格的影子很是分明。

虽则他当时潜心读书,但一门之隔,唐沅竟能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想必在天津和北京,她也是这样飞出深闺,半夜而出,去做她诡秘难测的事吧。这姑娘真像一条能升能隐,神秘莫测的龙一般。张之维既感叹她的本事,又对唐沅的秘密主义不禁默然。

他站了一会儿,唐沅依旧没有回来。他知道不需要太为唐沅担心,即使唐沅说汉口“鱼龙混杂”,可是能难为她的人,恐怕真没有几个。

一夜平静,窗子没响,门也没动。第二天早晨,唐沅“起”得比平时晚了些,脸色尽管还有几分苍白,却恢复了以往安详平静的态度。

这一天已经是八月十四。街上比平日更为忙碌,售卖月饼的点心铺子也挂起各色纱灯,难得是天朗气清,秋风送爽的好气候,因此中秋节的氛围竟比元宵节还要热闹。

北京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讲究,在汉口,拜月同样也是妇女的专利。除此之外,踏月夜游是女子们的一项集体娱乐,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家人一年身体康健,祛病禳灾。落花巷里的妇人们也相约同去汉江边冶游,约唐沅同去,被她婉言推却了。

一转眼,就到了中秋节下。天刚擦黑,许多铺子就关上了门板,各自团圆去了。马路上却是车马喧嚷,那些平常不大出门的官太太贵小姐,今天都出门观灯夜游来了。就是一般的普通人也个个花枝招展,笑语腾腾,在街上往来着,拥挤着。汉江边上尤其热闹,小孩子们“玩荷灯”,在荷叶上顶一根小蜡烛充作荷花灯,放进水里看它们漂流。花船上张灯结彩,一些有钱的人家放起烟火,烟火喷起和树一样高的火花,红的绿的烟花在天边忽起忽落。有大商号放起花盒,这种花盒都是有形象,有故事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不要说小孩子,就是大人们也挨挨挤挤地凑过来,看得入神。而那些街头无赖也大肆活跃,暗中摸索妇女,偷钱,损伤人的新衣,简直无恶不作。所以喧嚣的欢笑之中,便不时夹杂着男女的怒骂声,呼唤挤失了的孩子之声,还有起哄声,汉江的潮声都不可与之相比。

张之维和唐沅却没有去赶这个场子。因为他们到街上一看,简直太喧哗,太热闹了。人头攒动,简直是如一锅稠粥一般。

唐沅比较有先见之明,预先去馆子里买了红烧划水——“划水”者,鱼尾也,石耳炖鸡,干烧笋这三个菜“改善伙食”,也省得张之维费时费力。汉口本地的菜肴似乎不成体系,满大街都是挑着徽菜招牌的饭馆。另外还有各色月饼——唐沅因为懒得挑,干脆每种口味买了一只凑满一盒,他们俩都喜欢吃桃子和苹果,遂堆了一碟子,和月饼一并放到桌子上,连着驱虫避热的蒲扇拂尘,端到后院。

此时秋月明,秋风清,两人在一团清光里坐定,各取了果子边吃边谈。所谈的无非是中秋习俗。龙虎山四时八节都有祭仪,中秋也不例外,设坛祭月,祭祀土地,一番忙碌后撤坛,各人分得香供,无非也就是月饼瓜果。因为甜食十分难得,所以师兄弟们都很珍惜,怀义一只月饼能吃三天呢。

“总之怀义就是特别抠门儿,演得精穷——感觉抓着他摇一摇,叮当都不响的那种!”

“我们那有一句俗话,包子肉不在褶上——说得就是像他这样吧。”

唐沅付之一笑,想张怀义是演的,张之维却是真的。可见至少在心计这一方面,一百个张之维大概也不是张怀义的对手。她笑了一阵,也说起平津的中秋。京津因为近,习俗也差不多,供月宫马儿——所谓的“马儿”,并非真的是马,而是版印花纹的纸,黏在黍秆架子上,上面印诸天菩萨,下面是玉兔站立持杵捣药。北京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兔儿爷,也就是兔子泥偶,大的有二尺多长,小的只有寸把高,雕工精绝者栩栩如生。至于玩花灯,猜灯谜,那和元宵节也没什么不同。

中秋还有一项要紧的,就是赏月酒——说到这,唐沅忽道:

“诶哟,还有件东西没拿。”

她返回屋里,少时捧了一只小坛子出来,取刀割开封泥,一股醪糟的甜香扑鼻而来。

“今天街上有房陵人卖酒,他们叫‘洑子’,其实也是黄酒的一种。不知比绍兴酒如何?”

她先给张之维倒满一杯,然后也给自己倒上,酒色如黄玉,古人称酒为“琼浆玉液”,琼也是玉,可见古代的酒大多是这种半透明又浓稠的玉质。张之维喝过酒,虽然喝得次数少,但从来没醉过,所以他判断自己酒量不差,只不知道唐沅怎么样。他略闻了闻酒味儿,心下稍安,看来这酒不烈,不易醉